问题,军队极少插手救灾,邦政府也不愿意低三下四去求助。
因此,顾几这些提议,在他们眼中看起来就有些“胆大包天”的意味了。
首席部长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咳嗽两声,缓解了尴尬。
“维迪的提议值得深思,要盯紧气象、环境的变化,准备好物资,交通、气象两位部长,就由你们负责与中央沟通,农业部长要积极配合,至于向军队求助,仍需再议,好了,这场会议到此为止,各部门马上按策略行动,具体行动方案我会让秘书下发到各位手中!”
“是!”
众多县长、部长齐声喝道。
临走前,有不少部长特意用眼神“剐”了一下顾几,似乎还在埋怨他给自己增加多余的负担,就连他的便宜上司农业厅部长都懒得管他。
但实际上,顾几这套安排仍旧不是万全之策。
且不说军队无法投入赈灾,就算首席部长同意联系军方,印度军队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首先就是印度的基础设施非常差,交通线路少,防洪设施薄弱,其次就是军队缺乏专向抢险救灾训练。
在顾几的印象里,世界很多国家的军队只会用来打仗,而抢险救灾属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概念,只有大国军队才会强调执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比如对灾难实施人道主义救援、执行维和任务、实施制裁、显示武力等。
所以印度军队去救灾,顶多也就是去救人,从根本上上无法进行拦截防汛。
会议室很快人去屋空。
现场只剩下灾害管理部这几人,部长抿着嘴,看着这个长相英俊的顾几,越发觉得对方不简单。
作为印度专门针对防治灾害而成立的部门,能担任部长都不是善茬儿。
仅根据顾几字里行间的几句话和策略,他就断定出这小子的危机处理经验非常丰富,最重要的是有国际视野,能够根据国际先进的赈灾经验,转化到印度本土上来。
倘若真能借助这次赈灾处理,转变印度目前有些落后的灾害管理制度。
那是多么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
以至于,灾害管理部长起了争才之心。
“我叫阿努拉格,是阿萨姆邦灾害管理部的部长,你在会议上的表现我很喜欢,有真本事,不怕得罪人,有没有兴趣来灾害管理部,我打算让你跟法缇玛成立一个前线灾害调查组,负责实时侦查这起热带低压引发的暴雨灾害。”
“我当然愿意,但是部长,我现在的工作……”
“你放心,职位调动方面,我会出面跟农业厅谈的,非常时期,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