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资本愿意怎么投?”
徐欣摇摇头,话题还没结束。
另一位今日资本的员工见状,问出了团队里研究的问题:“百晓生打算把线下地推作为一个重要推广方式?这方面的工作是怎么确定和展开的?”
俞兴给了钟志凌一个眼神。
钟志凌现在负责的就是这方面,过去一段时间就在羊城和临安两个城市奔波,而申城一开始就是他到一线做的,现在回答起来很是顺畅。
关于定向地推的考量,钟志凌与师兄聊的很深,战略意图是完全明确的。
他侃侃而谈,针对且只针对京城、申城、鹏城、羊城、临安这五个城市的推广计划,不论战略考量还是一线经验都有的放矢。
刘建凯对这位的表现感觉还不错,针对性的又问了个广告的问题:“你们用钱推广的章程是什么?”
孔惠琳被分配的是这方面的工作,也有提前的演练,她给了个经过讨论的答案:“我们打算重点把广告打到线下。”
这个反直觉的答案让徐欣与刘建凯对视了一眼。
“我们网站着重的是垂直的细分的职场用户,但线上广告很难准确推广。”孔惠琳娓娓道来,“对于本身没有职场社交需求的用户来说,就算我们了很大代价让他们注册,他们也不会实质性的使用,甚至,可能困扰其它正常的用户。”
“所以,百晓生不适合线上大撒网式的广告推广。”
“钟总刚才谈了线下的定向地推,我这里不多谈了,我想谈的是网站的品牌。”
“职场社交与话题的平台,用户的信任感很重要,而建立信任感的最佳办法就是树立品牌。”
“想要树立品牌,线下的硬广效果实际是强于线上广告的。”
“所以,我们针对的会是五个城市的公交、地铁等场景。”
俞兴看到孔惠琳的回答结束,开口补充道:“硬广也是我们钱快的一个因素,既然是投线下硬广,那就还是一个道理,我们一定要一次性打透,不然,隔靴搔痒反而代价更大。”
“我们初步考察了这方面的广告商。”
俞兴说到这里,喝了口茶:“比如,分众传媒,它的商业地段广告很强,我们希望能够在电梯里买下足够长的广告,而不是许久才能播一次。”
“写字楼里的屏幕优先级很高,再加上地铁、公交等多个场景的组合投放,这是我们理想中的计划。”
徐欣认可的点了下头,短期钱多,但这是应该的,百晓生虽然上线时间不久,但机制稳定,需要建立竞争门槛。
她示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