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所需要的开销,多半都是出自钱庄府库里面的存货,也就是用交子换回来的一部分绢帛!
如果这笔钱是用来打仗的,那么肉烂了还在锅里,没什么大不了的。
就算不搞交子,以大唐的玩法,多半还是会向河西本地大户征粮,其结果并没有什么两样。
“嗯,既然如此,那本节帅就把这一条去掉,暂时不必搬迁节度使驻地了。
至于出征西域一事,诸位都不反对吧?”
方重勇微笑问道。
“我等皆听从节帅号令!”
在场众人齐声说道。
“嗯,都散了吧,本节帅还要去写奏折,公务在身就不送你们了。”
方重勇站起身,扭头便走,只留下一大堆人在衙门大堂内,都是若有所思的表情,谁也不知道其他人究竟是怎么想的。
他们隐约觉得,时代的浪潮好像已经扑面而来,再不行动起来,一定会死在沙滩上。
……
“节帅,您这一招,还真是高啊!”
书房里,严庄忍不住对方重勇竖起大拇指,他是真的服气了。河西那帮丘八,被方重勇拿捏得死死的!
搬迁河西节度使的驻地,不过是虚晃一枪,嗓门大叫得响,其实就算搬迁了,也压根就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
方重勇真正拿捏河西边军的地方,就在于“边镇不养闲人”这句话。
国家的边防政策,也是在不断调整的。军队的前置和收缩,都要看所遭遇的局面。
白居易有诗云: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
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河西本为兵家必争之地,历来都是边防重镇,这话确实不假。
但由于大唐武德充沛,获得了很大一片战略缓冲区,于是河西变成了大后方,只为防备吐蕃偏师而已。
这么轻的战略任务,却集中了七八万唐军精锐,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
方重勇前世历史上,天宝年间的河西边军,其实就不断被调动到陇右地区参与战斗,河西五州本地反而异常平静,压根就没什么战乱。
唐代边军的死穴便在于,如果他们不找茬,如果边镇真的安稳,那长征健儿也就没有存在必要了,被大刀阔斧的砍编制是必然。
这便是募兵与府兵的根本区别之一,府兵的编制是有弹性的,不需要了就回家种地,而募兵显然不一样。
是被砍编制,还是被调到陇右苦寒之地跟吐蕃人争锋,又或者是远征西域。
方重勇觉得,该怎么选,河西边军的主将们心里是有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