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换,招呼手下反抗的时候,而被唐军丘八们乱刀砍死的!
方重勇面无表情,就这么冷冷的看着岑参等人在赤水军的保护下强制兑换交子。
那些哭喊、咒骂甚至打杀,都成为了背景板。
方重勇不认为跟河西这边的商贾们解释交子的好处,那些人就会心甘情愿的拿绢帛来换。纸币的发行,终究是要靠制度法规和暴力来维系。
既然是这样,那还不如直接一点,用刀说话吧。起码能保证效率第一。
如果一个人手中只有废纸,那么他们一定希望别人也有这种废纸,他们便不是孤独的唯一。
如果大家手里都有废纸,那么废纸也就不再是“废纸”了,而是所有人都认的硬通货。
货币的本质,终究只是信用而已。
而信用的本质是权威,权威需要用尖刀利刃来维护。没有武力保证,就没有所谓的信用。
混乱的集市逐渐安静了下来,那些被强制夺走绢帛的商贾们,用幸灾乐祸的眼神,看着岑参他们把刀架在其他商贾的脖子上,夺走那些人手里的绢帛。
大家好像都慢慢认命了,掩耳盗铃一般相信官府承诺的“一个月后可以赎回绢帛”。岑参指挥着赤水军的人去库房里,将那里存放的绢帛搬出来,放到早就准备好的平板车上。
看到这样的场面,方重勇将正在一旁记账的杨炎叫来,面授机宜说道:
“短时间内绢帛价格必定大涨,黑市里用交子高价交易绢帛的人一定很多,估计都是销售给西域胡商的。因为凉州本地人,其实并不喜欢穿丝绸衣物。
明天你带人在府衙隔壁开一个销售丝绸的店铺,不收交子,只接受高价以物易物。
打击黑市交易的事情就不必你来操心了。”
方重勇冷笑说道。
一个月以内,他决不允许交子重新回流到交子铺,想要丝绸的话,就必须拿实物来换。将来对西域那边的丝绸交易,便会以官府主导的大宗商品为主,把散户们赶出市场。
想要丝绸?也可以啊,高价实物交易!愿意割肉的请便,方重勇对此非常欢迎。
其实官方主导丝绸交易这样的事情,是大唐官府自建国一百多年来,就一直在追求的。
只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效果不怎么好。控制丝绸的有序输出,本身就是大唐国策之一,自太宗开始,所有的皇帝在这方面的政策都高度一致。
方重勇这一招,实际上是将计划经济也纳入到货币政策里面,在延续大唐国策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方节帅所言极是,丝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