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出来的。
这个人现在夹在左相右相的恶斗之中很难受,不如官职不变,但给一个“河南转运使”的差事,让他去洛阳清静点办事也好。
这种事关大唐边防相关的国策制定,确实不是刘晏的强项。
基哥又将房琯那一份奏折拿出来看,看完之后他也不得不承认。房琯身上,确实有张九龄的影子,其文章的风格也是,让人看了以后热血沸腾!
房琯在奏折中写道:大唐之强,亘古之未有也!而今唐军在西域痛击大食,如石头碾鸡蛋!朝廷在西域,辛苦耕耘百年有余,已经实控西州、伊州、庭州,再加一个刚刚新建的犁州。
如果能强化安西四镇的控制,并新建河中都护府,那自然是可以稳步推进。方国忠之策,也算是老成持重,苦心造诣了。
然而开疆拓土这种事情,那是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啊!步步为营,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是十年还是二十年?
十年后的西域,还会是如今的西域么?
大食人难道就不会积攒力量,卷土重来么?
大唐的西边难道就不可能出现更厉害的敌人么?
吐蕃难道不会从动荡中恢复过来么?
趁着如今吐蕃虚弱,不会出来搅局,一鼓作气打到波斯,打到大秦(罗马)。
难道不是我辈应该奋斗的目标么?我大唐奋六世之余烈,不正当其时么?
百年之后,千年之后,青史会如何评价我等?
巴拉巴拉,一顿情绪输出。
看完这封奏折,基哥心中可谓是百感交集。
一方面,房琯确实是有些异想天开,完全走到了刘晏的对立面,完全不考虑大唐的财政能力,让基哥感觉他的计划不太靠谱。
另外一方面,房琯有句话可说对了:时间真的不多了!时不我待啊!
不是大唐的时间不够用,而是基哥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现在是过一天少一天了!
刘晏的计划看上去好像是对国家有利,但这对于基哥而言却是大大的不利!
毕竟,人死了可就什么也没了!何必顾忌那么多呢?钱死人这样的事情,他又不是很在意!
还是再看看李适之怎么说吧,李适之才是右相。
基哥拿出李适之的奏折,看了一遍之后,顿时对他有些失望。
李适之基本上就是在方重勇的方案上加了点东西,比如说在碎叶镇建立“热州”,朝廷直辖,归北庭都护府管理。
因为碎叶镇内最出名的就是热海嘛,叫热州亦无不可,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然后大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