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下扎营五千人,剩下的回到怀州城驻扎。
李庭望也不想搞个“一字长蛇阵”,可是天井关就这么大,粮食运到山上需要费很大劲,又只有一口井可以打水,这也是天井关名字的由来。
这里无法屯扎太多兵马。
山下的情况也是类似,只有沁水与丹水汇聚的怀州城,有大规模屯兵的空间,支撑得起长时间后勤。
李庭望留下副将守山脚下,自己则是回到怀州城,然后派人回去给安守忠报信,说怀州这边一切正常。他打算派人去泽州侦查一下,试探李怀光的虚实再说。
正当李庭望屯扎怀州,等待安守忠消息的时候,汴州这边,方重勇正面色肃然,与自己的幕僚们,在枢密院商议大事。
“大聪明,情况属实么?你确认过了么?是你父亲大钦茂的笔迹么?是他的随从送来的么?”
方重勇看着大聪明询问道。
刚刚登州那边来的,有大钦茂的随从带来了一封信。大钦茂在信上说:渤海国国主大门艺,已经骤然离世,只是秘不发丧。
大钦茂是因为在渤海国皇宫中有内应,才千辛万苦的将消息带了出来。一接到消息,大钦茂就派人马不停蹄将信送到汴州了。
那是真的马不停蹄,而不是一种形容。冬天运河结冰无法行船,这位随从为了赶路,活生生跑死了两匹马,裤腿内侧都磨破了,才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汴州。
其中辛苦,当真是一言难尽。
“回官家,确实是父亲的笔迹,也是父亲的亲随。”
大聪明老老实实的答道。
在信中,大钦茂恳求方重勇发兵渤海国,扶持他回国荣登大宝!
大唐干预渤海国内政是有传统的,当初大门艺可以继位,就是方重勇的便宜老爹方有德奔袭上京龙泉府。如今,方重勇若是扶持大钦茂继位,好像也说得过去,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子承父业”了。
这两年来,大钦茂利用自己的关系网,帮汴州这边低价搞了不少渤海国的良马,用以装备银枪孝节军。投桃要报李,人家殷勤伺候了几年,不就是等的今日么?
只是时间稍微有点不凑巧。
“那看来不是有诈了。”
方重勇微微点头,心中已经信了九成。
“诸位,你们以为如何?”
他环顾众人询问道。
很多事情,就是因为不好处理,所以才要将幕僚聚集起来商议。
一来是集思广益,二来是找人分担责任。
“大帅,去渤海国扶持大钦茂登基,必须得要精兵。事成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