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
《回答》很牛逼么?
今天早上才刚刚出来,没有得到某个大师的背书,也没有得过什么官方的奖项,更没有在国际上有影响力。
甚至连传播都是依靠学生们的自发行为。
《时报》可怜的一万余份发行量,在这个信息传播困难的时代,实在是杯水车薪。
但又如何?
学生们要的从来就不是什么权威背书的“著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他们要的是心灵上的共鸣!
要的是对于这个无序、混乱世界的质疑与批判!
反抗是他们内心的主旋律,就算是诗句中尖锐的笔法,有些离经叛道的味道,但这是这种味道,让他们的内心慷慨激昂!
“明城兄,听说你有一份时报,快给我看看,我要抄录一份!”
被称作明城的学生有些肉疼的模样,他从包里面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份报纸,折叠的十分仔细。
说话的学生有些激动地接过来,他先前老是听别人说什么,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之类的话,听起来便心情激动,心里痒痒地迫切想要看原文。
打眼一看,他脸上立即拉下来。
“去你的,这是都快是上个月时报了,哪有什么《回答》啊!”
高明城一脸委屈地收回自己的报纸,反驳说道。
“你这也没有说要哪一期的啊!我这期可是有包国维的《沉默的大多数》,也是顶珍贵的,具有收藏价值嘞!”
见对方一脸失望的样子,高明城随即又挤出笑容说道。
“不过,我这里有抄录好的《回答》,想不想要啊?”
“好啊!高明城你这个家伙耍我是吧!”
一如这般的情况,一件件的发生在大学校园之中。
当然一切的中心,还要属戴望舒组织下的“兰社”文学社。
晚上,震旦大学的一处教室内,人头窜动。
兰社如今已经发展到了一百多人的规模,算是大学里面的大社团了。
戴望舒站在最高处,不由得朝旁边的众人问道。
“各位朋友们,可都看过这首包国维所作的《回答》了?“
周围的学生们眼睛里面放出光来,对着台上的戴望舒回答道。
“看过了!”
戴望舒脸上也露出了笑容,随即解释说道。
“今天看了这篇诗歌,我的心情也是难以平静,从前我作诗总是带着忧郁与情思,不敢自夸,但也自负有些造诣。”
“只是见了本首诗歌立意之深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