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国维的发言记录下来。
报社的记者们更是不会放过这样的场面,闻着味道,抬着照相机便来了。
却听包国维继续说道。
“好文章要有实际体验,需要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
“有了经历,好文章才显得举足轻重,不然便只是纸上谈兵的空中楼阁罢了。”
“我如今十七岁,对于各位的欢迎受宠若惊,所以今后的创作会更为小心,还望各位谅解!”
此番话说得漂亮,而且有理有据。
“好!”
“说得好!”
当即就有学生在稿子上回味。
“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正是如此!
我真该庆幸今日到了这里,果然自秉文先生身上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但更加重视的是报社里的记者。
领头的对旁边的实习生说。
“快快快!全部记下来没?特别是那一句话,明天一定会大火!”
趁着学生们还在沉思之中,包国维三人便匆匆地朝着火车站里奔去。
再给他们这样耗下去,恐怕是没有办法登上火车了。
却又听有一个学生大声问道。
“秉文先生,你年纪虽小,但见识与思想远高于常人,我有一个问题,
国家孱弱之时,我辈读书人该如何救国呢?”
原本一只脚刚刚踏入了火车站,但听到这句疑问的时候,包国维停住了脚步。
他缓缓地转过身来,看向目光灼灼的诸位学生,从胸中呼出一口郁气。
自后世总结而出的成功经验,一时间和盘托出。
“从理者,用心钻研,留学海外,时机成熟之时为国报效!
而从文者,自然是开发民智,启蒙思想!
此乃救国之道也!
”
一时间,吵吵嚷嚷的火车站门口寂静一片,
几百名学生在听到包国维回答之时,都不约而同的闭上了嘴巴,
但脸上有一些激动,像是爆发前的火山。
乃至于旁边叫卖的贩夫走卒,也都默默地安静下来。
听到回答后,又有学生发出疑问。
“先生此话可有依据?”
包国维则是重新将自己的包裹扛在肩膀之上,这回他是真的要走了,
回头微微一笑说道。
“没有依据,但我愿与各位共同努力。”
“也算是我与各位的约定吧。”
火车站门口的学生们顿了一顿,随后有一个人说道。
“这便是秉文先生所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