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了,在国内之时,可是滴酒不沾呐!”
看到马托斯这小子红润的脸庞,包国维就知道他没有说实话。
特别是他娴熟的动作,在国内也没少偷腥吧?
包国维怀疑的眼神看得马托斯有些尴尬,他捋了捋自己的油头,面部有些微醺,随后说道。
“包先生,我有一个请求,希望你可以答应。”
“说吧。”
“您知道的,您的作品在美利坚取得了巨大成功,一首诗终究是太少了,现在美利坚读者们迫切想要得到您的其他作品,我的一位出版商朋友特别委托我,来与您谈这件事情。”
听了对方的话之后,包国维当即眼前一亮。
渠道他自己来了!
之前,包国维就有开拓美利坚市场的想法,只不过没有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
要知道,这段时期是美利坚文学的黄金年代。
光光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家,就先后有刘易斯、奥尼尔、赛珍珠等人。
普通民众更加对于文学有着独特的热忱。
随着美利坚社会的发展,中产阶级的增加,前往书店购买书籍民众也越来越多。
这一时期,有别于后世美利坚的反智主义盛行,将运动、交际放在首位。
交际能力成为美利坚社会最为看重的能力之一。
更不要说从中衍生而出的复杂的关系网络、人情纠葛。
西方社会从来就是人情社会,甚至更加看重关系、人情,甚至于发展到,将认真读书的人,看做是书呆子的地步。
许多蚣蛭说在西方社会不看人情。
恰恰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融入到西方社会之中。
你都接触不到,还谈什么人情社会?
相对于后世,这个年代的美利坚民众显然对于作家,有着别样的憧憬之情。
他们认为能够写出好作品的作家,是充满智性的,是真真正正的绅士,图书作品是具有灵魂的。
这也是包国维的作品,能够在美利坚取得大火的原因之一。
马托斯顿了顿,终究是笑着说道:“若是能有一部符合美利坚国情的作品问世,相信读者们一定会很开心。”
包国维却摇摇头。
“先生,我有一部书正在翻译,您应该听说过叫做《活着》,之后的出版确实可以与你们合作,只是写一本符合美利坚国情的书”
想到这里,包国维顿时有些犹豫了,他最近还是很忙的,有好几本书籍的计划准备书写。
恨不得将自己掰成两半了,
如今再来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