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五个姨太太,基本上都跟戏剧舞蹈有关系。
果然就像是后世富商喜欢女明星一般,民国的上层人士也都喜欢找一些演员和舞女。
毕竟论起伺候人,还有各类技巧,大家闺秀可比不上她们。
包国维不在意这些,他了解了一番其中趣事之后,便跟杜月笙聊起了一些政治上面的事情。
“秉文贤侄,晚上可有事情?”
章太炎跟杜月笙兄弟相称,杜月笙叫一句贤侄倒也是正常的,先前杜月笙还想让包国维加入青帮来着,为此章太炎差点与他打起来。
“嗯?”包国维从中品出了一些味道,因为刚才杜月笙才与自己聊起关于经营慈善的事情。
杜月笙的慈善事业,起始于八年前的之江大水灾,之后就再也没有停歇过。
旁人听了杜月笙的各种决心,说一定要为国家做一些什么,为穷人们做一些什么,或许会觉得这个老狗,是在逢场作戏。
可包国维是相信他的,因为历史上的事情不会骗人。
淞沪会战之时,杜月笙也为十九路军提供了大量的物资,便连十九路总指挥蒋光鼐都说,“三十五天的血战,十九路军最不能忘记的一个人,就是杜月笙先生。”
抗战时期,他还曾经救助过黄炎培先生,在黄炎培的带领下,共情筹集了一百余万的救国善款。
并且自己出资为当时的八路军,购买了一辆装甲汽车,以及捐赠荷兰进口的防毒面具。
后来,杜月笙被常凯申抛弃之后,黄炎培还安慰他说道:“你不是夜壶,伱应该做一把暖壶,事实上你已经做了不少好事,我相信历史会记下你做过的一切。”
而在1931年的江淮大水之中,杜月笙也参与募集和捐赠了将近50余万的善款。
于这点来说,杜月笙可以算是毁誉参半。
包国维想到这个,可不曾想杜月笙说的竟然也是这个。
“秉文,如今已经到了五月份了,江淮地区每年的六月份七月份都是雨季,往年来说各大江如淮河流域、钱塘江等等,都有可能出现水患,自清末以来,相关流域的水利堤坝早已是年久失修,这期间的修缮乃是重中之重的事情,若是一旦暴雨倾注,堤坝决堤,相关的可是沿岸千万万百姓。”
作为一名纵横商政两界的大佬,杜月笙比起一般的黑帮大佬的眼界要高太多。
甚至担心起了关于执政治理方面的事情。
包国维知道他并非只是将这个事情当做谈资。
因为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甚至在历史上确确实实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