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杭城的懵懂少年,如今已经可以独当一面,而章太炎似乎也可以真正的潜心隐退。
当一个教书匠了。
走到门口,包国维停下脚步说道。
“既然如此,我便做一个总结,也好开展行动。”
杜月笙不吝啬夸赞。
“我便喜欢秉文这种,讲起事情来头头是道,富有条理,这样咱们做起事来也爽利。”
包国维则是思索一番,继续总结说道。
“其一,咱们要第一时间组建文人队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其二,要用事实告诉敌人,用事实和证据说话,而不是揣测;
其三,要将舆论模式拓宽到基层,利用平民百姓的力量,以星星之火聚集,最后形成汹汹大势;
其四,利用多方面综合的方式,处理相关问题,杜先生给予人力情报的支持,而我和师父,自然是要去联络各界好友,共同抗敌!
其五”
林林总总,列出了十几个点。
这对于包国维来说,不算什么难事。
实际上,章太炎是有一些愧疚的,自己坐着火车过来,想要教训一顿徒弟,结果搞了一个乌龙。
可他从来都是刀子嘴豆腐心的性子,很明显,章念月身上的性格就是遗传他的。
这一日来,总是想要找些什么夸夸包国维,找补一二。
现在终于是逮到一个机会了。
“秉文,你倒还是忘记了一个最为重要的东西。”
章太炎脸上露出意味深长地笑容。
“老人与海!”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文坛之中的那些大师们,看到这部作品的真实反应了。
不知道为什么。
杜月笙夸自己没什么感觉,但是被章太炎夸一嘴,心里说不出的舒坦。
随后,包国维脸上露出狡黠的表情。
“当然,还恕国维自负,其中最为重要的,自然是我的这篇《老人与海》,乃是吹响攻击的最后号角!”
“李宗吾先生,你是一个有趣的人,可惜了,我们结交的太过于晚了,不若如此,我定要让你成为我们《时报》的专栏作者。”
坐下来交谈之后,黄伯惠才明白了这位先生的真才实学。
这位先生或许是有些不着调,平日里的一些行径,甚至会被人认为是“癫子”。
深刻交谈之后,黄伯惠便惊异于对方思想之深邃,谈论事件,往往都能提出发人深省的观点。
他学过八股文,考中过秀才,还加入过同盟会。
最后,对于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