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及那些青年演员,大家都是好苗子,有了好剧本,也要有你们这些好演员好导演,才能够将整部话剧完整的呈现出来。”
大师不愧为大师,经过王文显的分析之后,曹禺觉得自己眼前的画面顿时明亮起来。
从前不太理解的东西,都似乎在脑海之中揭示开来。
他略带激动地说道:“便是如此,秉文先生还提示了我们叙述的手法,话剧中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手法,更加增加了故事的悬念和吸引力。”
曹禺口干舌燥,可这并不能阻止他继续分析。
“还有还有,我们从前总是专注于话剧表达什么,想要当普通观众的喉舌,为他们说话,实际上这是错误的,真正的故事不是要教观众看什么,而是呈现给观众想看的一切,特别是将他们感同身受的故事呈现出来,这便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产生共鸣的关键所在.”
曹禺一番分析,令王文显有些惊讶,可这惊讶只是持续了一会儿。
他便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满意地点点头。
自己差点忘记了,曹禺这个孩子也是自己所发现的天才,只不过在包国维这小子的衬托下来,显得光芒不那么繁盛。
可在三句两句的点拨之后,他似乎是“悟道”了?
王文显十分开心,他为对方补充说道:“还有一点,不同于寻常的话剧,包秉文让你排演的这部话剧,更加注重于画面感受,注重音乐和道具细节,这些是能够让读者更加感同身受的关键所在。”
“就是如此!就该如此!”
曹禺激动地抓住了王文显的胳膊,眼睛里面冒出光芒来说道。
“先生我明白了,我一切都明白了。”
于艺术之上的理解,很多时候也似乎是“玄而又玄”,就像是龙场悟道一般,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和理解,要在一刻的“灵光一闪”之间炸破,随后达到另外一个层次。
而此刻,曹禺这个未来的话剧大师,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似乎真的达成了话剧理解上的“顿悟”。
“包秉文包秉文.”王文显嘴里不断念叨着这个名字,觉得这个人实在神奇,他不由得说道。
“他到底有什么魅力?”
可他又自问自答地说道。
“观察此人的所有作品,无不都是做到了一点,即并不是为了创作而创作,而是真正有理解,甚至于这样的理解不类其他创作者的肤浅,更加的深刻,我似乎看到了未来.”
思考了许多,他认真地对曹禺说道。
“家宝,我没有见过包秉文,但是以我的直觉告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