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想,包国维侃侃而谈说道。
“说到,梅先生就不得不提到《学衡》杂志衍生而出的学衡派。”
“秉文竟然也知道学衡派?”
梅光迪眯了眯眼睛,仅仅通过这句话,他便知道,对方或许的确是对自己有所“研究”了。
他没有插话,期待着对方的评价。
包国维说道:“比起先生的作品,我更加喜欢先生对于文学理论。”
一语中的,梅光迪感觉自己的心脏似乎停跳了一拍。
学界的互相吹捧是常有的事情,哪个教授大师,见面不好好夸赞一下对方?
无非是人情世故罢了。
可大多数人,见面吹捧的无非是梅光迪的什么作品,但梅光迪心里清楚,自己的作品并不比周树人等人出彩。
每每听到吹捧,都觉得有些反感。
包国维这句话,可谓是击中了他的软肋。
梅光迪的眼睛里面越来越期待了,期待对方后面会说出什么来。
“学衡派的保守观点,也是我对于文学发展的观点。”脑袋里面回忆起,历史上学衡派的理论基础,包国维结合历史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评价。
“许多在新文化运动之中存在一些激进的观点。”
包国维回想到这段历史,便是有些后怕的。
因为在近代诸多屈辱之下,许多海归学者觉得要做到不破不立,彻底的抛弃华夏之传统文化。
例如胡适、钱玄同就曾经发表过一些过激言论。
“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等等。
后世,即便是保留了汉字,极大弘扬传统文化,依旧能够出现那么多“反贼”。
包国维不敢想象,要是在这个时代,实现了所谓的汉字拉丁化,华夏的文化界会被渗透到一种什么地步。
后世的棒子国,韩语之中所留存的众多英文词汇,跪舔西方的各种行径,便是前车之鉴。
所以,包国维认真地评价说道:“于我个人而言,是坚决反对所谓的全盘西化,赞同先生之学衡派所提出的文化保守理论。”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华夏人是需要文化自信与担当的,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价值,不应该被全盘否定,断然将传统文化割裂,于社会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白话文应该得到推广,可文言文也该得到保留!”
“好!好!好!”
梅光迪眼睛里面放光,连连拍手叫好,脸上抑制不住地激动,他义正言辞地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