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教父》将会是里程碑!奇怪的章念月?
派拉蒙公司。
一间装饰奢华的小房间内,冬日里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长桌上,带来了一丝温暖。
未来的华夏电影之父,联华影业的创始人之一,黎明伟先生靠在长桌边缘,全神贯注地看向剪辑台。
在他身边,自然是一起来的卜万苍导演,还有如今好莱坞的新人导演霍华德·霍克斯先生。
三个人屏气凝神,不敢发出一点声响,生怕影响到剪辑师的操作。
20世纪30年代,在这个数字技术还没有兴起的年代,胶卷几乎是电影拍摄的唯一载体。
而剪辑也十分的麻烦,需要用到专门的剪辑台,这通常配备有可调节的灯光装置,以方便剪辑师仔细观察胶片上的画面。
另外还需要放大镜等辅助工具,用来查看胶片的细节。
某种意义上,胶片的质量和保存状况,都会对剪辑效果产生影响。
剪辑刀细小而锋利,就像是在做一场手术一般,剪辑师需要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稳定的手法。
胶片是很容易损坏的,而且往往很少有备份。
所以,一名优秀的剪辑师,基本上是万里挑一。
如今,国内电影事业难以与国际接轨,某种意义上,也与剪辑师的缺失有关。
“先生们,是这个画面么?”
剪辑师显得很专业,早就在原始胶片上打好了各种标记。
这位先生显然是派拉蒙公司的专属剪辑师,技术水平还是过硬的。
虽然仅仅是在粗剪阶段,但剪辑师还是会谨慎的询问每一个画面的拼接。
霍华德看了一眼黎明伟,后者点点头说道。
“是这样的,麻烦将这两个场景和镜头拼接在一起。”
黎明伟用流利的英文说道。
剪辑师自然知道谁说了算,点了点头,便小心翼翼地将两段胶片的边缘对齐,确保画面能够无缝衔接。
接片胶水是具有特殊化学性质,能够完美的将胶片连接在一起,而不对画面质量产生不良反应。
这是一个十分精细的过程,要顾虑到画面中精彩镜头,对话中的关键节点,动作的起始等等。
黎明伟在国内时候,没有看到过如此高超的手法,如今也算是学习观摩了一番。
当然,如今有声电影已经普及了,声音胶片也需要跟画面胶片相互同步。
相比后世使用pr、达芬奇等等高效剪辑软件,这种剪辑方式显然容错率更低,更需要专业手法和前期规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