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北大聘请?一片赤诚项松茂!
《国立北平大学致包秉文先生信札》
“敬呈包秉文先生启:
北平大学,自创立以来,秉持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之理念,志在为中华育栋梁之才,开思想之先河.
闻先生学贯中西,于文学、历史、财经等领域皆有所造诣先生之思想深邃似渊薮,研究精到若神工,所著之学说、所倡之理论,于学界掀起波澜,启迪后学无数。
吾校师生无不慕先生之才德,翘首以盼先生能莅校任教
吾校定当为先生提供适宜教学研究环境,一应条件,皆以先生之需求为要.
伏望先生念吾校拳拳之心,允诺前来学习任教。
此乃学界之幸,亦为吾校之荣光。”
大致看完信件里面的内容,包国维不由得面露古怪之色。
北大这封信件显得十分诚恳啊.
特别是一口一个先生,几乎已经将包国维看做了国内顶尖学术大师看待。
当然,除开年纪之外,包国维的一干成就,已然完全当得起这个称呼。
只不过刚满十八岁的年纪,便要成为一名教授,实在是有些惊世骇俗了。
章太炎呷了一口茶,评价说道。
“北大倒是挺识趣,从前说什么也要你以学生的身份进入,如今倒是直接,一份信件诚恳送来,要正式聘请你做教授了。”
说到这里,章太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特别是北大这封信件里面的措辞。
老实说,北大要是还是以学生的身份看待包国维,老章说不准是要发火的。
以包国维如今的成就和影响力,除了学历和年纪之外,甚至超过了一些北大时任教授。
特别是在国外的影响力,试问有多少个北大教授,能够接到英国当局的邀请,成为经济学顾问?
包国维则是有些尴尬地说道:“我倒是无所谓,无论是学生还是教授,去北平主要目的还是认识那些先生们,感受一下北平的学术氛围。”
比起南方来说,北大建立多年,自然有着与南方不同的,浓重的学术气息。
可包国维没有说的是,他想去北平的另外一个目的,则是因为一个人——张学良。
甚至于,只有去到了北方,他才能够更好的去影响东北局势的走向。
至于常凯申.
如今他根本管不到张学良,华北、东北的实际控制人就是张学良。
“无妨,你年后去便好了,当个教授也挺好,以你如今的学识哪个先生敢教你?”
说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