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风雨飘摇的北大?我们需要包先生!
若是寻常人,在胡适面前这样“口出狂言”,戏弄于他。
胡适定然要将其骂个狗血淋头。
让他知道,什么叫做他胡适之不是可以轻易欺辱之辈。
可对方是包国维的话,那便是另当别论了。
“包秉文还是个孩子,不生气不生气。”
胡适一边在心里头这样想着,可一边浑身还是冒出了冷汗。
适才他与包国维的对话,可大可小。
对方将话语传到常凯申的耳朵里,常凯申不当真还好,若是当真了,恐怕会引来很大的麻烦。
不是所有人,都是他包国维。
即便是发出一些危险言论,也依旧能够在国府的言论高压之下安然无恙。
包国维有着广阔的国外读者,其强大的影响力,便连好几个国家都想要对他抛出橄榄枝,远远不是国内普通国人能够比的。
就算是不考虑国际影响,考虑到他在国内的人气,以及在国外给国人争取来的自豪感。
不是原则问题,根本不会有人胆敢动包国维。
真有敢的,那无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可胡适之就不同了,他虽贵为北大文学院院长,也曾是国内白话文运动的重要推动者。
勉勉强强,在国内文坛有着领袖地位。
可在面对国府的控制,也不得不注意言辞。
几年前,胡适还应宋子文的邀请,参加了常凯申与其妻子的婚礼,当时他与常凯申并没有什么交集。
前段时间,胡适还给常凯申寄了一本《淮南王书》,想着要规劝对方注意无为主义的精神。
实际上,就是明里暗里的告诉对方,不要进行独裁统治。
显然,常凯申并没有理会这个规劝,甚至于都没有什么回应。
总而言之,如今在政治影响力之上,胡适之是远远逊于包国维的。
对方若是抓住自己的一两个失言,作为什么小把柄,去告上一状,那胡适不免就有点焦头烂额了。
他今天看起来十分热情。
可实际上,在见到包国维之前,两个人的关系并不算好。
胡适甚至在一些作品和观点之上,站在包国维的对立面,暗搓搓的写过一些小文章。
这就让他更加有些慌乱。
从前他是意见领袖,批评一番后辈那是应有之义。
可如今不同了,包国维获得了龚古尔文学奖,得到了英国政府的聘用。
后者虽然没有达成,可足以说明包国维的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