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顾澄以及国文系教授顾随都住在这边。
距离北大校园有一定距离,可交通还是相对便利的。
周围茶馆酒楼一应俱全,居住的也大都是北平的学者教师。
四合院的摆设装饰并不奢华,可也算是一应俱全。
山水画,草,石雕等等小点缀一应俱全,颇有一番文化气息。
本来,蒋梦麟想要给包国维安排在东厂胡同那边。
胡适之在那里住着,也算是能做个伴。
可一听到是胡适,包国维当即言辞拒绝。
他可不想,成天被胡适拉着,联名写什么文章。
改在东四四条这边,没有什么熟人,可贵在清净。
东四四条的四合院,也算是惬意。
一大早上,便可以听到对门的茶馆说书声。
这讲得段子,有些是江湖轶事,有些则是出自时下兴盛的武侠小说。
包国维的《射雕》《神雕》两部曲自然是榜上有名。
这时代没有什么版权意识,说书人拿来就用。
而且茶馆里头的百姓们,就喜欢听这些侠义故事。
不比什么穷书生被富家小姐看上,考上状元的俗套故事强得多么?
住在外院的曹晏海,早上便喜欢靠在门口,一边磕着瓜子,一边白嫖对面茶馆说书人的故事。
他也不是全然白听的,有时候听到一些不对劲的,或是说书先生杜撰,或是以讹传讹编排的江湖谣言。
曹晏海路见不平一声吼,当即就会去对面茶馆找说书先生的麻烦。
将其抓起来,让他将这段好好给改了才罢休。
他倒也不是全然恶霸模样,每次纠正完这些,曹晏海还是会给吓破胆的说书先生,扔几块银元。
这顶得上对方一个月的收入了。
有了钱,曹晏海便成为了大爷,跟着对门一干三教九流混了个脸熟。
每个人见他都要尊称一声曹大侠。
包国维得知了这个事情之后哭笑不得,不过他也没有阻止对方。
主要是,他一门心思扑在了《宏观经济学》撰写上面。
蒋梦麟早就将相关资料送到了包国维府上,好几大箱子的资料,甚至有一些前北洋政府的官方资料。
有一些数据和辛密,包国维看了都心惊。
想着这要是放到后世,得引发多大的波澜?
不过,有些东西,注定是不会被后人知晓。
蒋梦麟所提供的资料,绝对是绰绰有余。
所以包国维只是简单满足了一下好奇心,便没有再要求更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