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捋须,看向包国维继续说道。
“我钱穆有机会,也想要听上一听。”
如今,历史年鉴学派在国外轰轰烈烈的兴起,国内虽有一些波澜,可依旧不显。
而包国维,可以算是国内年鉴学派历史的领军人物了。
特别是两本《菊与刀》《枪炮、病菌与钢铁》,可以说打开了国内相关史学的蓝海。
以往,钱穆研究历史的时候,都还是习惯犹如古代史官一般,使用各种纪传体编年体的形式。
这种综合性的研究,将视角放眼到全世界的方式,倒还是少见。
从前,钱穆倒是没有太过于关注年鉴学派的研究,可自当包国维横空出世之后,他也开始渐渐学习相关历史的研究办法,并且融入到自己的研究之中。
可以说,在包国维涉及的各个领域,基本上都形成了这种影响。
从整体来看,包国维对于国家的影响不太显著。
可在学科内部,却可以形成翻天覆地的变化。
钱穆便是其中之一,正是因为如此,他对于包国维愈发尊敬。
而且,意外的他并没有如其他人一般,表面上尊敬,实际上还是将包国维看做一个孩子。
钱穆是真正的将包国维看做一个平等的地位。
想了想,包国维点头答应说道:“宾四先生放心吧,秉文不才,可在这综合性的历史领域,我还是有些想法的。
不过在更为专业的历史研究领域,还是得多多请教先生。”
“再好不过。”钱穆显得十分兴奋。“我们定个时间,好好讨论一下这方面的事情。”
包国维却有些为难地说道:“这倒是要推迟一段时间,不过不会太久,大概一个月的时间。”
“推迟?”
钱玄同却眯着眼睛说道:“怕不是因为秉文想要写一本教材吧?”
包国维略微有些尴尬,抹了抹鼻子说道。
“德潜先生都知道了。”
钱玄同则是面色古怪地看向包国维:“我从蒋梦麟校长那里得到消息,听说你小子竟然口出狂言,说什么一个月之内要给北大写一本经济学教材。
我还想着你小子是在说笑,没想到竟然确有其事?”
一来北大,便是要写一本教材,已经是有些匪夷所思了。
甚至还是一个月写出来的?
包国维真以为他是七步成诗,写出洛神赋的曹植么?
感觉到,两位先生看妖孽的眼神,包国维摊开手说道。
“二位先生可能想得太过于夸张了,我并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