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国维停下脚步,有些没绷住,以这位先生的遭遇来说,他才是要小心的那个吧?
不过范文澜先生说得真诚,包国维可以感觉到对方话语里头的善意,转过头来拱拱手说道。
“秉文会谨记的,今后有机会,还要与先生请教一番历史学方面。”
“请教说不上。”范文澜满面春光。“今后你我都是在北大,人生难得一知己,在马克思历史学方面,我还有诸多事情想要与你讨论呢!”
包国维脸上一抽,当即告辞,要快点远离这个“危险分子”。
这位先生的思想无疑是坚定的,可就是有些太虎了。
“秉文去哪里了?”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头,徐志摩与林徽因、梁思成三个人,本来想要凑上去找包国维的。
可学生实在是太多了,有的想要问问题,有的想要找包国维签名,有的想要跟包国维握手的。
最后,北大校长蒋梦麟了不闹出乱子,让北大教务人员有序驱赶学生们,连同着徐志摩等人,也一并驱赶了出去。
随着人流,徐志摩想要喊一喊校长蒋梦麟不成,想要叫上包国维也不成,只能无奈随着学生的人潮出了礼堂。
出来以后,也找不到包国维的身影,本来还想拉着他聚一聚的三人,顿时急得团团转。
“看起来,秉文是打算回去了,我听说他到了北大之后,几乎就待在学校安排的四合院里头不出门,据说是要准备一本《宏观经济学》的教材。”林徽因想了想说道。
“秉文这小子又要写教材?”徐志摩有些惊讶。
不过想到对方叫做包国维也是不奇怪了。
“真是让人期待啊~”他发出感慨,却又惆怅说道。“只不过,他今日这一演讲实在是令人担忧,怕是会惹来不少乱子吧?”
徐志摩有些无奈,就怕这小子又遭到什么不测。
“我倒是不这么觉得。”梁思成在一旁笑着说道。“秉文对于历史的研究很有意思,我现在明白,他为什么能够写出《枪炮、病菌与钢铁》还有《菊与刀》了。
他与我们思考的角度完全不一样。至于影响方面,我想以秉文现在的地位,不论是张学良还是常凯申都不会动他吧?
况且,他可没有直接说让学生们去参加,而是告诉了他们一个正确的方向。
至于这个方向,到底指的是哪个势力,那便是凭借他们自己的判断了。”
“可是.”徐志摩欲言又止,终究是叹了一口气。
他连自家的事情都没有处理好,实在也是无暇顾及包国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