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舆论场上的“乌合之众”?明心社的成立!
为什么不公布出来?
包国维心中吐槽。
我倒是想要公布出来,可不论是迅哥儿,还是林玉堂,抑或是师父章太炎,各个都对于这本《人间失格》的出版有意见。
也不知是褒义还是贬义。
总之以三位先生的意思来说,这部作品影响力甚大,容易让没有辨别能力的国人,产生太过于悲观的取向,故而最好不要公开出版云云。
几位先生的担心显然是有道理的,这部《人间失格》一经在曰本传播之后,就有无数的曰本青年受其影响。
具有思考能力的读者,经过认真阅读推敲之后,便会明白包国维在小说里面的良苦用心。
可若是缺乏思考能力,且生活本就是颓废的,便会对于人生失去希望。
像是小说里面的叶藏一般,以生命去对不公社会发出呐喊。
如今《人间失格》在曰本国内让当局头疼不已,就足以说明,几位先生的预见是正确的。
所以,中文版的《人间失格》改了许多细节,也不像是日文版那么悲观,更加趋近于包国维从前作品《活着》的另外一个兄弟篇。
可就算是如此,包国维可以看得出来,《人间失格》这部作品在年轻群体面前,还是起到了不小的“杀伤力”。
特别像是萧红、庐隐,这样的知识女青年。
在时代影响下,她们比传统华夏女性看得远了些,开始明白传统封建礼教这座大山的压迫。
可正是因为如此,她们才感受到了更多的痛苦。
家族的不理解,还有对于包办婚姻的反抗,无疑都促成了这些女子痛苦的根源。
相比男子,在民国这段封建与现代交汇的十字路口,女子的影响力无疑是更大的。
而包国维,正是不想让她们,还有其他更多本来就对国家民族呈现悲观态度的人,对于未来更加失望,这才着力改了许多《人间失格》的内容。
于是,包国维还是认真解释说道。
“实际上这本书并不是写给国人看的。”
“不是写给国人看的?”林徽因等人愣了一下。
梁思成笑着说道:“秉文这是给曰本人所写?”
华夏人写英文作品,写西方作品,这在民国还是有见过的,但他们的受众,往往并非是相关语言的本土读者。
而仅仅是外国的语言,写给本国读者看的作品。
可包国维这个听起来就完全不同了。
这小子,竟然是用日文写出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