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看似客观,实则一直在文学问题上,具有一种盲目的浪漫性。
甚至后来还发出了诸如“不必勉强将抗战截搭上文学”的言论,受到了无数有识之士的批判。
现在跳出来反对包国维,也是可以预见到的。
梁实秋向来与迅哥儿不合,更是时常批判涉及“阶级”的文学,对于包国维的理论更加是不感冒。
可有另外一个人,他与迅哥儿互为兄弟,却同样发表了批判的言论。
那便是周作人。
他素来与曰本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次发表言论的报纸,甚至是有曰本背景的《北平周报》。
见到包国维宣扬曰本威胁论,更加是坐不住了。
即便是身为北大教授,他也毫不顾忌影响地说道。
“包秉文所言实在荒谬!华夏人与曰本人从来不应该是敌对关系,论历史和文化而言,两国生来就是境遇与运命相同的东洋人,此正当国际局势风云突变之时,我等应当与曰本人携手包秉文此人言论实在令人难以理解,有扰乱国家之嫌.”
舆论场上,看起来对于包国维是口诛笔伐。
可私底下依旧有无数学生,前仆后继的去了解包先生所提到的,那个特殊的团结大多数人的道路。
甚至于,在包国维的演讲以及作品的引导之下,无数北平学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至于这些叫嚣的文人,包国维没有理会,不代表支持他的学生们没有理会。
先是迅哥儿在沪市闻讯之后,当即写了一篇潇潇洒洒的批驳文章,发表在《语丝》周刊上。
全然没有顾忌与周作人的血缘关系,力挺包国维。
一句“秉文品行我素来知道,爱国谋国不该得到宵小的污蔑”,瞬间点燃了无数支持包国维学生们的激情。
他们甚至为此开始抵制相关学者的书籍讲课,弄得梁实秋与周作人在一个月之间,课堂上空荡荡的。
弄得梁实秋都愤怒发表言论。
“学生们都被污了眼睛,实在是盲从乱从!”
可就算如此,也没有人买他的账。
一回梁实秋下课之后,路过教学楼楼下,竟然有好几块砖石扔下来。
好在他运气好,只是擦破了一些皮外伤。
不然一代“文豪”就此便要陨落了。
周作人更是惨,晚上散步之时,给人一脚踹进了沟里,右手骨折绑上了石膏,就此休课两个月,一方面是养病,一方面丢不起这个人。
包国维的人气爆棚,即便是蒋梦麟也对此无可奈何,只能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