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晏是何进的孙子。母亲姓尹,是太祖的夫人。何晏生长在宫禁中,又和公主结婚,年少的时候就以才华出众而闻名,喜欢老庄的言论,作有《道德论》以及各种文章辞赋的著述一共有几十篇。
陈寿评论说:夏侯氏、曹氏,世代都是结为婚姻之好,因此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休、曹尚、曹真等人均以亲戚故旧肺腑至交,显贵而名著于当时,辅佐朝廷建立伟大功业,他们也都颇有贡献。曹爽品德不厚而高居尊位,沉溺在盈满而骄矜的环境,这本来就是《易经》上所明白显示的,也是道家最忌讳的事。夏侯玄以他的格局度量著称于当时,然而却和曹爽在朝廷内外缠绵勾结一起,共同兴兵发动骆谷战役,他的声名官位到达这般程度,却也不曾听到他对曹爽有何匡正、谏劝,也未能收揽贤良人才。举这几点来评论,又怎能免于一死呢!
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三国志卷十 魏书十(1)
二荀贾传第十
傅试中 译
荀彧字文若,是颍川颍阴人(今河南许昌县)。祖父名淑,字是季和,曾任朗陵令。在汉顺帝、桓帝年间,知名于当世。有八个儿子,号称八龙。荀彧父亲叫荀绲,曾任济南相。他的叔父荀爽,曾任司空。
荀彧少年的时候,南阳人何颙认为他非常特出,因此说:“是辅佐君王的人才。”汉献帝永汉元年(公元189年),被举为孝廉,任守宫令。董卓作乱,请求任补官吏。出任为亢父令,于是抛离了官职回归故里,告诉乡闾父老说:“颍川,是个四面受敌的地方,如果天下有变乱,常常是打仗时候的必争地点,应该赶紧离开,不要滞留此地。”然而乡民大多怀念故土,犹豫而不肯走,正逢冀州州牧同郡人韩馥派遣从人、马匹来迎接荀彧,但没有人肯跟随他走,荀彧只好独自率领同族人前往冀州。这个时候,袁绍已经夺取了韩馥的地位,袁绍以上宾的礼节来款待荀彧。荀彧的弟弟荀谌及同郡人辛评、郭图,均任职在袁绍属下。荀彧衡量袁绍无法完成大事,当时太祖任奋武将军,在东郡,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荀彧离开袁绍追随太祖。太祖非常高兴地说:“我的张子房呀!”即用他做司马,那时荀彧二十九岁。此时,正好董卓威势陵驾天下,太祖以此询问荀彧,荀彧说:“董卓残虐肆暴无度,一定会以暴乱终结的,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董卓派遣李傕等人从关东出发,他们掠夺经过的地方,一直到颍川、陈留然后回去。荀彧的同乡父老百姓留居故里的都被杀害劫掠。第二年,太祖领兖州州牧,后来任镇东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