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表示朕对他的关切。”
三国志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5)
邓艾在西疆时,为边民修筑了许多垒塞屏障和坚城楼坞。泰始年间,羌胡大举叛变,经常杀害州郡刺史令长,凉州和中原的交通阻绝,幸存的吏民,都是聚守在邓艾所筑的城坞中才得保全的。
邓艾同州同辈的州泰,他是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也很有志立功建勋。他很善用兵,官位做到了征虏将军,朝廷赐节使他总督江南各地军事。他在魏元帝景元二年(公元261年)去世,朝廷追封他为卫将军,赐他壮侯的谥号。
钟会字士季,是颖川郡长社(在今河南长葛县西)地方人,他是太傅钟繇的幼子,从小就很聪敏,学业也早有成就。中护军蒋济著书立论说到品评人才时,曾以为:“看一个人的眸子,就可以知道他的才干和成就了。”当钟会五岁时,钟繇要他去见蒋济,蒋济见了他,非常惊奇,就说:“这孩子可不是普通人哪!”当钟会长大之后,通晓数理武技,同时他学识渊博,精熟名理,读起书来,经常夜以继日,因此他很有声誉。正始年间,他被任为秘书郎,后来升为尚书中书侍郎。当高贵乡公(即魏少帝)登帝位时(公元254年)他受赐关内侯爵位。
毌丘俭造乱,大将军司马师领军东征,钟会也跟着出征,掌理知密事官职,卫将军司马昭担任大军的后援。司马师在许昌逝世,大军遂由司马昭统率,而钟会则担任运筹帷幄工作。那时宫中颁下诏书,谕令尚书傅嘏,以为东南地方新得安定,可权宜情势,留卫将军司马昭屯驻许昌,作为内外接应,要傅嘏领着各地军队回京。钟会便和傅嘏商议,使傅嘏上表,但钟会和卫将军也同日起程,大军回到洛水南岸屯驻,因此朝廷拜司马昭为大将军,辅政。钟会则升为黄门侍郎,封东武亭侯,食邑三百户。
魏少帝(高贵乡公)甘露二年(公元254年)朝廷征诸葛诞为司空,那时钟会正在家守丧,他预计诸葛诞一定不会遵命,朝廷应另有对策,所以他立刻用快马送意见给司马昭。司马昭因事情已经施行,只好不再更改。等到诸葛诞真反之后,魏少帝御驾亲征到项,司马昭抵达寿春,钟会就又随从在军了。
起先,吴国大将全琮,他是孙权的亲家重臣。全琮的儿子全怿,孙子全静,侄子全端、全翩、全缉等人,都领着军队来救诸葛诞。全怿兄长的儿子全辉、全仪两人则留在建业。因他二人和其他家人有官司纷争,因此他们带了母亲,率领着亲信部下,好几十家渡过长江,投奔司马昭。钟会就利用这事提出计谋,他主动秘密地伪造全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