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于阳平关(陕西宁羌县东北),与夏侯渊、张郃等相对峙。
建安二十四年春,刘备军自阳平关南进,渡沔水,沿山向前,于定军山依势作营。夏侯渊领兵来争取其地势。刘备命黄忠乘高地势,鼓噪而攻,大破夏侯渊兵。斩夏侯渊和曹操所指派益州刺史赵颙等。曹操从长安兴大兵南征。刘备远在蜀中,计算着说:“曹操虽然来攻,无能为力,我必能得到汉川了。”及曹操来到,刘备聚合兵众,据守险要,始终不肯交锋,经几个月,曹军不能攻下刘备据守之地,而士卒逃亡的日益加多。到了夏季,曹操果然引兵回去。刘备乃得到汉中。派刘封、孟达、李平等攻上庸,上庸太守申耽降。
秋,蜀中群下官员,拥戴刘备为汉中王,上表于汉献帝。
汉中王刘备上言于汉献帝说:“臣以仅能备群臣之数,无所作为之材,蒙受上将之大任。整饬三军,奉遣于外,不得扫除贼寇,解除厄难,安定社稷,匡正王室。久使陛下圣教衰微,宇宙之内,否而未泰,惟心中忧惧,反侧不安,中心如病,有如头疾。往昔董卓造成作乱之阶,从此之后,群凶纵横,残杀群众,破坏海内。赖得陛下圣德威灵,人神同感,或有忠义奋发之人,乃能治事讨贼。或有上天降罚,暴逆之人都归死亡,乃渐如冰消。惟独曹操,久久未能枭首除灭,侵夺高位,专擅国权,肆意至极,为乱无忌。臣从前与车骑将军董承,图谋讨除曹操,而事机泄露,董承被害。臣流亡在外,失去所据,忠义之心,未得实现。乃使曹操得以穷凶极逆,杀戮皇后,鸩害皇子。臣虽纠合同盟,心中常念有所奋力,但因懦弱不武,历多年而未有成效;常恐一旦殒命,未尽忠义,有负国恩。故寤寐之间,不时长叹,向夕之时,每自怀忧惕危惧。现在臣所属群僚,以为在昔日《虞书》载:‘次序九族而亲之,以众多明达之宗族,作为羽翼。’五帝之间,或有增损其国,而封建之道未废。周以夏商二代为先例,并封建诸姬姓为侯,而实赖晋、郑夹辅周王室,国家乃有福祉。本朝高祖皇帝,龙兴立国,封同宗子弟为王,大启九国,终能斩除诸吕之作乱,以安刘氏大宗。今曹操厌恶刚直,丑诋忠正,而与曹操共同为恶者实甚众多。曹操之包藏祸心篡盗帝位,已然显著。然而宗室既都微弱,帝族中也无有可以居重位以讨逆贼之人。益州群下,斟酌古代法典,可以凭借,乃权宜行事,上尊臣为大司马汉中王。臣伏思,自作三省,以为身受国家厚恩,担任一方之事,尽用其才力,未能有效,所已得者,实已过本分。不宜再辱居高位,加重罪过,多生诽谤。惟群僚以大义逼迫臣就汉中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