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邓芝说:“先生七十岁过后,做官可做到大将军,而且会封侯。”邓芝听说巴西太守庞羲好接待士人,就前去依附他。先主(刘备)平定益州之后,邓芝做郫县(今四川省郫县)邸阁督。先主出巡来到郫县,和他谈话,深深感觉他有过人之处,于是提拔他做郫县令,后又升为广汉郡的太守。他所在之处都清廉严整,很有政绩,内调入朝升做尚书的职务。
先主在永安(故治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驾崩。在此以前,吴王孙权派员请求和好,先主屡次派遣宋玮、费祎等人去报聘回答。丞相诸葛亮十分担心孙权听说先主突然去世的消息,恐怕他会另起异心,影响两国良好的关系,正不知该怎么办。邓芝就去见他,说道:“现在主上年纪还幼小,又是刚即位,应该派遣大使重新申明和吴国通好之意。”诸葛亮答复他说:“这件事我考虑很久了,就是没有找到适当的人选罢了,今天可找到了呀!”邓芝问这人是谁?诸葛亮说:“就是使君您啊!”于是派邓芝去和孙权敦睦邦交。孙权果然在犹疑是否要改变外交政策,不肯立刻见邓芝。邓芝于是自己上表请求晋见孙权,说道:“小臣今天来也是想要为吴国效力,不仅仅是为了蜀国啊。”孙权这才见他,对邓芝说:“我诚心想和蜀国亲和,但是担心你们国主年纪太小,国土狭窄而形势紧迫,让魏人有机可乘,不能自保,我因此才犹豫的啊!”邓芝回答说:“吴、蜀二国据有四大州的土地,大王您又是名高一世的英明领袖,诸葛亮也是一时的人杰。蜀国有重重的山险作屏障,吴国有三江的防阻,合这两种长处,互为唇齿相依的盟邦,进,可以兼并天下,退,可以保有鼎足而立的形势,这是最自然的道理。大王今天若想向魏委质妥协,魏必然是首先希望大王您入朝称臣,其次要太子进京侍奉,如果不听从他的命令,就托辞要###叛逆,蜀国必然顺水推舟,见到时机许可了,就向您进兵,如此一来,江南的地方就不再属于大王您所有的了。”孙权沉默了很久才说:“你说的话很对啊!”于是就主动和魏绝交,跟蜀连和,并派张温到蜀国报聘。蜀国又派遣邓芝再度前往,孙权对邓芝说:“如果天下太平,二位国君分别治理,岂不是很快乐吗!”邓芝回答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地上也没有两个国君,如果兼并魏国之后,大王您未能深切体认天命所归的话,双方的君主各自努力修德,臣子们各尽忠诚辅佐,大家将要拿起擂槌战鼓,那么,战争才刚开始罢了。”孙权大笑说:“先生你的忠诚款曲,竟然就是如此吗?”孙权给诸葛亮的信里说到:“丁厷言论浮夸,阴化说话不尽不实,能够使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