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的推测。写完,呈给孙权,孙权很高兴,笑着说:“我内心的怨气已经消除了,颜回的美德,让人人更加相亲相爱,岂不就指此而言?”孙权又责怪校尉殷模,殷模可能会遭遇不测的大罪。许多臣下都为他说话,孙权更加生气,和他们相辩论,只有诸葛瑾默默无言,孙权说:“子瑜,为何只有你不说话?”诸葛瑾离开坐席说:“瑾和殷模等人的州县都遭到倾覆,生类都被灭绝,大家抛下了祖先坟墓,携带着老人小孩,开垦荒地,归附在您的圣明教化之下,处身在流亡的贱民当中,蒙受您生成的大福,不能够亲自互相督导勉励,报答您万分之一的大恩,所以使得殷模辜负了恩惠,自己陷入大罪之中。臣为自己的过失道歉还来不及,实在是不敢再说话。”孙权听完他的话,心中悽怆,就说:“特为先生赦免了他。”
后来跟随孙权###关羽,被封为宣城侯,以绥南将军代替吕蒙任南郡太守,住公安。刘备向东攻伐吴,吴王求和,诸葛瑾写给刘备的信笺说:“突闻贵国军队来到白帝城(今四川奉节县东),只恐怕计议的大臣认为吴王侵略攻取了这一州,危害了关羽,怨仇深切,祸患甚大,不应该答应讲和,这是只留心在小的方面,没有留意大的方面呀。我试为陛下论一论它的轻重,以及它的大小。陛下如果能压抑一下盛威,减退一下忿怒,暂时仔细想想我的话,计策就可以马上决定,不需要再去询问群后了。陛下认为您对关羽的亲爱与先帝相比如何?荆州的大小和天下相比哪个大?哪个小?两者都要痛恨的话,哪个应在先?哪个应在后?如果能洞悉此中道理,那么就会像翻一翻手掌这么容易解决了。”当时有人说诸葛瑾另外派亲信的人和刘备相通,孙权说:“我和子瑜有过死生永不改变的誓言,子瑜不会辜负我,就像我不会辜负子瑜一样。”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升任左将军,为公安督都,持节为使臣,封宛陵侯。
虞翻因狂大直谏被流放,只有诸葛瑾屡次为他关说。虞翻给他亲信的信中说:“诸葛敦厚仁慈,效法天道,长育万物,近蒙他的清论,想要保全我,可惜所积聚的罪恶深重,受到很深的忌嫉,虽然有祁奚的援救,但却没有羊舌肸(叔向)的德性,难于寄望能获免罪。”
诸葛瑾为人有容貌深度,当时人都敬服他的宽弘儒雅。孙权也很看重他,遇到大事,都去询问他。又特别请教诸葛瑾说:“最近接到伯言(陆逊字)的上表,认为曹丕已死,叛乱的人民,当会自动瓦解,魏国境内当更平静。听说魏朝廷选用忠良之人,宽大刑罚,广布恩惠,减轻赋税,减少劳役,以取悦民心,魏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