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讥笑。
说着,更威胁道:“都督打算直取南郡,断绝两地陆路,将军生路一绝,我军再察公安地形,将军便在我军舌尖之上。”
“到那时候…将军逃走也无法幸免,再选择投降又有失于义,窃为将军感到不安,希望将军好好思量。”
傅士仁听得当场就拜道:“今若负隅顽抗,只怕城中百姓有失,若都督不伤百姓,吾自愿降。”
公安本就是门户之所在,百姓那里压根就没多少。
傅士仁这话,纯粹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虞翻自然大喜。
连忙应下,带着傅士仁去见吕蒙。
吕蒙好声宽慰两句,便把目光对向南郡。
虞翻又提议:“此谲兵也,我军应该带着傅士仁一起去南郡,再留下士兵防守公安。”
吕蒙听从其言,带着傅士仁便往南郡而去。
…
吕蒙这白衣渡江的计策之所以能成功,一是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二是速度真的很快,把“闪电战”运用到了极致。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公安的傅士仁投降的太快了。
但凡他能抵抗十天,这情况也不一样了。
然眼下当南郡太守糜芳看见吕蒙带着傅士仁来的时候,选择的难题就又在他手里了。
…
糜芳这个人本事一般,但架不住人有“从龙之功”。
自徐州开始,此后的十余年间,麋芳始终跟随刘备颠沛流离,即便刘备多次因为兵败而失去了立足之地,也未曾丝毫动摇。
刘备被吕布击败于小沛,麋芳跟随刘备逃到曹操那里。
曾被曹操上表荐为彭城相,但最终辞官,而是继续随刘备奔波。
正是如此一入忠心,刘明知糜芳没什么能耐,却还让他当南郡太守。
谁都不可能想到,糜芳这家伙能不战而降。
事实上糜芳他老哥糜竺也想不通这事,得知糜芳投吴之后,也因此羞愧发病,在一年多后去世。
眼下却先不提这些。
糜芳看见傅士仁投降,当即觉得大不妙,连忙送出信去求援,却自觉远水解不了近渴。
“将军!汝今日不降,日后再被攻破了城,可没机会降了!”
“再说今日丢了南郡,也定会被关羽责难,其定然杀你,你何必送死?”
城下,傅士仁这投降派比吕蒙和虞翻都卖力。
投降这种事情,不能让自己一个人干,得找个同伴。
就算要钉在耻辱柱上,也得有个伴不是。
糜芳在上听得阴晴不定,心里全然不知该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