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险些又翻起了一阵风浪。
这还得从刘晔回去复命说起。
得知刘备是要用夏侯惇来换崔家,曹操当即就把桌案给掀翻了。
却呼:“崔琰叛逃,杨彪死在崔斧门前时候,便知那崔家定有二心!”
“只是孤苦于无有证据,这才没动手!”
“如今那崔家与刘备苟且!看孤不动手?”
曹操说完,那就要发兵拿人去了。
却有刘晔连忙阻止:“魏王,万万不可,虽然那邢道荣是给了这消息不错,然一没有往来信件,二无认证,终究还没有证据。”
“动崔家,定使世家大乱!”
“还请魏王息怒,依在下拙见,不如就换回夏侯将军,管那崔家作何?”
“日后平灭刘备,再有拿捏崔家时候!”
这就是邢道荣掌心写字的高明之处了。目的是说明白了,却不会影响到崔家。
曹操闻言,心头大恨,有些咬牙切齿。
“崔家若走,与孤影响也是不消,该如何?”
刘晔道:“那邢道荣有一言,战场上得不到,谈判桌上也拿不到。”
“如今内中乱象丛生,只因外战不利,还当想法子夺回凉州。”
“至于朝堂之事,外若平,内即可定。”
毫无疑问,曹操能有今天的势力,是个重大局的人。
但…
随着从赤壁之战屡屡在刘备手上吃亏,他一统天下的夙愿逐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开始困难的时候,曹操的心态也开始有所改变了。
更关键的是…
曹操发现自己的身体的确出了一些问题。
以前头疼的毛病,一直都有,但总归还是跟着季节转换,会在一定季节发作。
或是过于积劳,遇到烦心之事时候,才会发作。
可自关中之战后,曹操就感觉自己的头疼之疾时时刻刻,无时无地的可能发作,完全没有规律可言。
虽然在太医的治疗下还能控制,但…
瞥了眼屋子里煮着的药炉,曹操知道自己的天数已近。
他的重心逐渐开始改变。
从平定天下,到给自己的王子扫清障碍。
这也是为何佯装重病,要把刘协身边最后忠臣扫除的缘由。
曹丕眼下二十五岁,年纪是够了,但统领一国,却多少还有些稚嫩。
眼下听崔家通敌,自想平灭。
但夏侯惇回来也至关重要。
其乃曹家肱骨,自一心为曹。
军中又有名望,回来辅佐曹丕正好。
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