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饷。
变成了一百块的中校“国难薪饷”。卓天宇不笑得出来才奇怪。
原本一个月最少增加六十块大洋,一个月能多买一亩地。
现在呢?
按照他目前的销情况来看,别说回老家置地了。
毛都买不起。
“没错。”
楚云飞顿了顿,接着出声说道。
“就目前日军进攻的速度来看,用不了多久,恐怕我们的薪饷很大一部分需要自筹了。”
“这代表着,长治地区的发展,关乎着诸位,以及下面士兵的薪饷发放”
孙卫谋、吴子强、以及卓天宇三人面面相觑
难怪楚云飞提前安排他带着吴子强、卓天宇两人过来圈地盘。
长治在整个山西地区,都算是相对而言较为富庶的地方。
易守难攻。
往东,有太行山脉作为屏障,还有八路军的游击队活动。
往西,有太岳山脉阻隔。
往北,现阶段乃是中央军汤恩伯所部、第三军曾万钟所部活跃的平定、昔阳地区,短时间内高枕无忧。
往南,还有个山西阳城、沁水、晋城等地。
有扩张的空间且不会受到日军的直接威胁。
楚云飞叹了口气,接着出声强调道:“国难当头,国力困顿,国民贫苦。”
“唯有解放生产力,发动长治地区的所有群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共克时艰。”
“长官..啥叫生产力?”
卓天宇看了看一脸懵逼的孙卫谋和吴子强,索性便开口问道。
“就是生产更多的粮食,挖更多的矿,还要制盐,开荒..除了种大烟之外,什么赚钱咱们就要干什么..不然的话咱们麾下这一万多人,谁来养活?”
卓天宇恍然大悟..
孙卫谋则是忧心忡忡:“长官.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难以维持现如今的作战规模啊。”
“所以才要大力发展根据地,这长治乃至沁水、晋城、阳城地区..就是我们以后的基本盘。”
“我们不仅仅要发动群众..鼓励他们支持我们的抗战工作..还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我让你们统计全县的耕地数量你看看你们统计的什么玩意?”
说到这里,楚云飞就有点生气,当即将手中的报告拍在了桌子上面。
“长治县耕地三万八千六百亩,富户、地主一万亩,占总耕地百分之二十八。”
“周天章、裴宝堂、陈慎德这些地主到底是什么背景..你们都调查了吗?”
这个年代长江中下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