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是否确有其事,请你给我一点时间,我去确认一下。”
至于见到高振东之后是否空手而归,他们倒是不担心这个。
“不知道。”
说完,分管领导看着汇报的同志道:“你是负责这一块的,说说你的意见,这个591高温合金,对北边怎么处理。”
如果不是人需要休息,他们恨不得一天上24小时,越早把知识学习到手,就能越早投入到研究开发之中。
从这位高主任的作风来看,只要他懂的东西,他就不会藏私,当然,前提是你的身份得明确。
“不是。”
跨国电话线上,一东一西,一南一北的两个人正在打电话。
就在一行人喝茶了个水饱之后,高振东趁自己休息时间,过来了。
碳研院的同志和林连伟也明白自己来得唐突,人在就行,等一下就等一下吧,自从曾工和他同学那一次电话被拔线之后,辗转多次,才重新联系,沟通情况,确认出差,办理手续,一晃眼已经一个多月了,也不在乎这一会儿了。
“二来,适当的出售一些技术,也能提升我们在那边的形象,增加他们对我们的尊重,表明我们不是只会伸手,也是有能力的,而且随着我们的发展越来越好,能力会越来越强。”
“第三,这也能减轻一些我们还债的压力,这种技术性产品,售价可不是鸡蛋苹果那么低廉,不会被人拿着圈圈套来套去,还特么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
说到这里,有些儒雅的这位同志,难得爆了句粗口。
“第四,我们正好以这个产品需要原料为由,让他们重新打开一些原材料的供应,减轻国内压力。以镍为例,金川镍矿虽然已经探明储量很大,可是正在建设中,离投产还有很大距离,这样也能让我们们把这段产能空白期挺过去。”
“这就是我的初步的想法,领导您看?” 分管领导沉吟了一会:“嗯,你说的有道理,我也是在往这个方向考虑,最主要的是,不管怎么说,现在我们是走在同一条路上。”
汇报的同志点点头:“还是领导您的格局大,眼光长远。”
分管领导想起一个事情来:“我们的产量,够吗?”
同志笑了起来:“产能够,产量不够,研究出这个材料的同志,非常无私,已经在十七机部组织下,向其他冶金厂完整的转移了技术。”
分管领导听见这个,很高兴:“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同志,才能把工作搞好。”
汇报的同志又补充道:“导致产量不够唯一的问题,其实就只是缺原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