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esr结题,便携移动存储器的曙光(4k)
周二,京城第三轧钢厂,esr试验车间。
esr项目组所有人济济一堂,还有十七机部派来的专家。
今天是esr结题验收的日子。
虽然这个项目并不是部里给钱给人的项目,第三轧钢厂立项的时候,也只是往部里发了函件备案。
但是当它结题验收的时候,部里还是派了专家过来,协助工作。
其中就有也是做esr的第一批前辈,他们在58年成功投产esr工艺。
车间里,开辟了一个角落,摆了一批桌子,专家和esr的主要成员都在这里。
为了结题验收汇报的一炉合金钢的冶炼已经接近尾声,滑动结晶器下方,越长(zhang)越长(chang)的铸锭散发着微微的暗红色。
虽然试验结果还没出来,可是部里派来的专家明显对滑动结晶器这个思路非常肯定。
几位专家探头过去,仔细看着袁工的本子上的数据。
袁工把自己的本子往前一推:“你们看吧,我基本上记下了他们熔炼过程中的每一次电压和电流波动,分段计算后累加的,可能会有误差,但是不会太大。”
“氟排放比我们的低很多埃”
几名专家对视一眼。
脑子快的,已经开始在考虑引进工艺的事情了。
“嗯,氟排降低的同时,增氢并不明显。”
“有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国之幸甚埃”
“.”
很快,铸锭到达预定长度,试验组开始结束操作。
虽然这次为了节约时间,已经是用的小直径结晶器,熔炼长度也不长,但是冷却还是要时间的。
“年轻人?我打听了,这位高总师的成果光是亲自主持的、能公开说的东西,就能吓你一跳,一般人一辈子都不见得能做出来一个。”
“你注意到没有,他们的这个递减功率控制模型非常有意思,各个不同阶段,功率控制得恰到好处,既够用,又省电。”
撇开套话,总的来说就几条核心。
几位专家在低声交流。
各位专家神情兴奋,讨论了很久,最终,给出了验收意见。
“你们看这个电流曲线,太稳了。”
然而这一等就是很久,甚至他们还有空吃了个饭。
“据他们的总师高振东同志说,下一步可以考虑连铸。”现在厂里已经毫不避讳的称呼高振东为总师了。
人工记录描绘的电流曲线比较粗略,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