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人去了。
一个很年轻人坐在第一排带名牌的位置上,还是很有些瞩目,尤其是这个时候,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按住太阳穴,防工委的领导皱着眉头问道:“说说吧,你们想怎么推进4dl的问题。”
4dl的负责人迟疑了一下,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领导,伱看看我们是不是开個会,请相关专家在一起,一是评审一下我们现有样车的设计,二是看看能不能出出主意?集思广益嘛。”
当他打通了防工委领导通信员的电话,对方只是告诉他,第二天早上,到防工委某某会议室开会,具体什么事情,并没有在电话中说明。
第二天早上,高振东经过层层盘查,终于赶到了约定会议室。
却没想这个看起来更像是学生的人径直走到标有“高振东”名牌的位置上坐下,心里还在抱怨这个高振东同志,自己不来参会也就罢了,却派了个小年轻过来。
那看来就是和兵器相关的事情了,本来这就是防工委的本职工作,又不在电话中说明,除了这个方面的事情,高振东想不出别的。
在会议名册上签到,防工委领导的通信员没见过高振东,只知道有这个人,但是并不知道他的相貌年龄,虽然在电话里听见对方的声音很年轻,却只以为是电话话音质量不好或者天生的。
高振东知道自己面相容易让人误会,也没在意,笑着指了指面前的名牌:“我是高振东。”
防工委的领导想了想,点头同意了:“这也是个办法,你们暂时不要回去,就在京城等着,把相关材料准备好,我们这边安排组织会议。”
随着会议开始,4dl的设计人员开始汇报整个设计情况。
这辆装甲车于58年开始设计,第一辆样车是59年制造出来的,然后发现不少问题,于是推翻了重来。
从59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在改进,新的样车,也是根据新方案制造的。
随着4dl设计人员的汇报,4dl的问题开始一一显现,还别说,真不少,毕竟是第一次自主设计装甲输送车。 等到汇报结束,防工委的领导看着大家,笑道:“今天请大家来,是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大家畅所欲言,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
最棘手的问题被一个一个摆出来,新样车已经解决了老样车储备浮力不足、重心靠前浮渡扎头等重大问题,使得基本具备了使用的基矗
老样车说起来也好笑,由于储备浮力不足,在浮渡的时候,是要临时加装额外的浮渡设备,这就导致浮渡功能在实战中基本不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