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这话,这是个行家啊!这不是技术专家吗?怎么听起来更像是使用方代表。
他笑着对设计人员道:“同志,我怎么感觉你这个枪,搞来搞去都在准备让我们的战士拼刺刀啊,拼刺刀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但不是我们的主要战法嘛。”
设计人员只好停止答疑,听高振东说话,这就是“话语权”了,有时候还真好用。
200多万支,这个数目放到小国,都够几個国家打上十几年的战了。
高振东笑道:“别急别急,我只是说一说我的想法,可能不成熟,但是你先等我说完再说。”
脸上仍然保持着笑容,高振东道:“我首先说说我对战场环境的看法吧,毕竟我真上过战场,亲手打死过不少敌人,也指挥战友完成过不少任务。”
虽然最主要的原因不在设计,但是设计也难辞其咎,如果一开始能往理想的方向多靠拢一些,优化最佳工艺,迅速形成一定的规模,也许情况就会好很多。
眼见随着会议进行,也该自己发言了,高振东整理好思绪,开了口。
这种情况,很难在这次会议上做什么有效的事情,不过高振东还是决定,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出来,否则的话,自己内心那一关过不了。
防工委领导也因为高振东与平时有些不同的风格,神情郑重起来,看起来,高振东同志是想表达一些比较强烈的建议埃
“从经验来看,我们和敌人步兵的交战距离,基本上在400米以内,更远的距离,看不清也打不准,对于普通步兵来说,400米以上的有效射程和精度保证其实已经意义不大了。当然,少部分冷枪杀敌活动中的佼佼者除外。”
比如张老爷子,那可是用铁瞄腰射都弹无虚发的神仙。 这话,只要是上过战场或者有比较丰富的射击经验的人,都在点头,对这一点都不否认。
“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跨越,拼刺刀也不是我们主要的作战方法了,我们不能,也不会丢下这个优良的传统,但是为了更好的杀敌,我们需要更加强大、集中的火力。”
这句话里全是帽子,让人一时之间不太好反驳,因为随意反驳的话,会发现这句话里全是坑,这样高振东就能把话讲完,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了。
“我们在战斗中,还是希望在保证了射程和精度的同时,能在短时间内倾泻出更多的子弹,打向敌人。尤其是在堑壕战、坑道战、短兵相接等情况下。”
“要知道,在战场上,一挺机枪就可以压得我们一个班抬不起头来,因为我们只能勾一次指头打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