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人要糊弄他,那是真的不容易。
无怪乎曾有过在中枢任职的蔡邕蔡大门下就数次“讥讽”咱们张王:
“历朝历代以来,无见有比我王更‘英明’者。”
很显然,以蔡邕的脾性是很看不上张冲这种“阴暗”的权力手段的,他所推崇的是天子垂拱而治,各司按部就班,那天下自然井然有序。
如果按照张冲这么搞,不知道多少上下相疑就这样搞出来了。
比如张冲今日忽然见了一个财政司的小官,然后说什么问什么,别人也不知道。
那这小官的长官如何想?会不会觉得下面人向王上打了小报告,送了黑材料?
就是没做这些,给长官们上一点眼药,也够他们喝的。
而这个时候,长官就算问小官和王上聊天的内容,小官就是真的照实说了,长官就能心安了?
如是,上下之间的抵牾不就来了?这不利于官员们团结。
但众人每每听到蔡邕发这样的牢骚,却没一个敢搭腔的。
他们可没有蔡老头的身份,你老人家两女儿都入宫了,那是双保险,你说什么都可以。
但他们可不敢乱说,因为他们从心中就明白王上那是真英主。
能设计出这样的理政制度的,王上不是英主谁是?
要知道以往汉家的三公九卿们是如何处理政务的?那就是一句话“萧规曹随”,“无为而治”。
三日到衙署点卯一下,到了衙署也就是喝酒聊天,就是这么快乐。
哪里像现在?那是纯纯做了王上的牛马,好家伙,牛马也不会五更就起来干活吧,他们五更入宫,那是比鸡起得都早。
做大太的官,不是辛苦,是命苦。
但偏偏这么天罗地网的制度设计,张冲还觉得有隐患。
因为你不要忘了,门下们都是官僚,他们即便没有私下回护的想法,但本能还是会拒绝一些东西的。
而且因为他们自己本身也缺少第一手的相关信息,所以往往也并不能让张冲贴近事实的真相。
所以张冲就需要一支属实自己的信息获取渠道,他们不属于体制内,而是直接隶属宫中,可以为他掌探情报,提供一些不为人道也的信息。
而负责把守宫禁的绣衣卫无疑就是其中最适合的人选。
这些人只在绣衣卫中升迁,整个系统非常封闭,所以也不需要和其他系统讨好关系。
就这样,因为一场闯宫案,一支特殊的权力部门就这样诞生了。
而绣衣卫成立没几天,就找到了一个要杀的“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