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万
人参加了游行示威,规模可收入“吉尼斯大全”/美
国人说:中国是在无事生非和借题发挥。前一句,只能给1 分,后一
句,可以打99 分
蒋经国建议:我们不妨在台海稍加克制,军事上取低姿态/蒋介石照
桌猛击一掌:妇人之见!我这个总统府不摆一兵一卒都派过去也要守
住金门
毛泽东说:中东最近很热闹,搞得我们远东也不太平。人家唱大戏我
们不能只做看客,政治局做出一个决定:炮打金门
台湾海峡暴雨滂沱,十万火急开赴战区的炮兵部队在各处受阻/军长
詹大南指着工兵团长鼻子骂:几小时内你不把桥给我修好,我就毙了
你
7 月25 日,毛泽东穿游泳裤接见赫鲁晓夫,对赫氏连说了三个“不”
/赫氏耿耿于怀但不失大家风范/对中苏“秘密协议”,台湾瞎猜猜到了今
天1
1958 年5 月8 日,黎巴嫩枪声大作,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将夏蒙总统
打得懵懂转向。
7 月14 日凌晨,一群伊拉克年轻军官冲进巴格达王宫,把面如土灰浑
身筛糠的国王费萨尔、首相赛义德、王储伊拉从床下拖出来,扼要宣布了他
们出卖国家利益的罪行,然后依次用冲锋枪在他们的脑壳上凿洞。然后,宣
布建立伊拉克共和国、退出“巴格达条约”。
美国在波斯湾的战略防线上出现了缺口。
军官群中,有一浓眉大眼、上唇留着典型的伊斯兰小胡子的中尉,他
便是十岁就得到第一枝枪,十九岁就杀了第一个人的萨达姆。三十三年后,
他终于成为其知名度仅次于美国总统布什、使整个西方世界一提及便深感头
痛的人物。
亲西方的夏蒙政府摇摇欲坠、哈希姆王朝寿终正寝,地中海飓风骤起,
掀起一片怒浪狂涛。
阿拉伯各国的民族主义者受到极大鼓舞,军事政变或平民暴动随时都
可能像雪崩一样猛烈爆发。将美国和西方势力排斥出中东地区的纳赛尔主义
似乎已在地中海的海平线上现出了曙光。
西方一片惊恐。
如果把时钟倒拨回去个百八十年,他们是不会如此惊恐的。那时候。
这里本是一片除了沙漠还是沙漠的不毛之地,即使用重如阿尔卑斯山脉的磨
盘来碾轧,也不可能从骑着骆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