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的人也已没有什么可以撤退和逃避的地方。他
不止一次地对部属明言:“如果台湾不保,我是决不会走的”,几乎在和所有
高级干部的谈话时都不厌其烦地反复讲“应在国家最艰难的时候选择最有意
义的死”,从而,把一种“成功成仁誓为国死”的情绪,导引至空前的高峰。
他和他孤苦无助的海岛,就这样怀揣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末日
心理,准备迎接毛泽东毁灭性的最后一击。
五月,美国政府在一份秘密文件中也做出同样的预测:估计到七月台
湾海峡风平浪静时,数十万中共精锐便将越过海峡。可以预料,该岛将陷落,
国民党在那里将和在其他地方一样容易被攻破。
神仙也难料到,一夜之间,蒋“总统”居然能够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韩战爆发得不早不迟太是时候,终于促使美国人在他那无遮无盖的头顶撑起
一柄保护伞。难怪,信奉基督的他私下里并未表现对主的虔诚,而是用一种
调侃自嘲的口吻对家人说:“台湾获救,真得感谢金日成哩。”从这天开始,
他认准了两条:“无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本党重返大陆无望。”“无美国盟邦
的鼎力相助本党重返大陆无望。”他所有的谋略都集中于:耐心期待着国际
局势的风云突变;想方设法拖美国在台湾海峡下水。
※※※※※或许,在整整八年之后,类似的机遇又再度降临?上午10
时,一辆黑色雪佛莱轿车不减速驶进“总统”官邸,戛然而停。车门打开,
急匆匆走下蒋经国。
四十岁的“太子”正值壮年,阔额方脸,浓眉厚唇,诚笃憨实的模样
中透着干练与持重。而他矮粗强健的躯干中似乎又蕴含了旺盛的精力,微微
上扬的双肩正企盼着承负更多更重的责任。
“副秘书长”是唯一进入“总统”房内不需要先经通报的人,尽管中外
人士对老蒋传子之举颇多微词,但公平而论,蒋经国确是乃父意志、理想、
事业的最佳传人。你尽可批评那种古老的、东方封建主义的权力欲,幻想着
在死后仍能延续的陈规陋俗,你却无法否认台湾在“蒋经国时代”成为了亚
洲四小龙之一,并且无法否认,无论台湾在穷困还是暴富时期,这爷俩都顶
住了来自内外的压力始终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立场,大概是他们对中华民
族所做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