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的军事存在“合法化”。此“条约”不论怎样强调“防御”性质,
都无法掩饰其监控、扼制、禁锢、窒息新中国的战略企图,对毛泽东无疑具
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挑战意味。“条约”的另一个潜台词是,要长久地使中国
分成两部分,让他们互相敌视、争斗,而一个分裂的中国绝对比一个统一的
中国对美国、对西方世界更有利。
一位西方记者写道:艾森豪威尔总统和蒋介石总统最近签署的防御条
约在中国人中间引起强烈的愤怒情绪是很自然的,就如中国的一个成语,这
好比砍下你的一段肢体再在伤口上洒盐,并很容易使中国人回忆起近一百年
内许许多多使他们民族感到耻辱和受到损伤的条约。
中美关系继续恶化,向良性转化的可能性像沙漠中的海市屋楼一样虚
幻渺茫,全世界都感觉到了由于东西方两个重量级大国尖锐对抗使我们这个
星球大厦发出的难以承负的危险声响,人们不无惴惴地注视着,两个巨人间
频繁摩擦所迸射的火花,随时都可能成为变冷战为热战的导火索。
面对美国的超强压力,毛泽东的方针是挺直腰杆,昂起头。1957 年,
他充满自信和自豪地站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富丽堂皇的会议大厅里,向几百
名中外记者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断:东风压倒西风。那确实是一个如今早己不
复存在的东方阵营空前团结同仇敌忾、社会主义声威如日中天几达峰巅的时
代,亦是恐慌情绪笼罩着整个西方世界,争夺广大中间地带的斗争趋于白炽、
愈演愈烈的时代。势不两立的双方都把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态度变化看得重
如泰山,似乎每一个角落的倾向性都事关下一次世界大战孰胜孰负的大局,
必须锱铢必较,寸土不让,决不可掉以轻心。
现在,美、英在中东得手,呈颓势的“西风”开始了猖狂反扑,占压
倒优势的“东风”岂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历史的进化风驰电掣日新月异,
“今天”对于“昨天”往往已经很难理解,而“明天”又可能会产生出对于
“今天”的困惑。只有重新置身悬挂着1958 标志的世界大舞台,才会对所
有的戏剧情节和人物有深入透彻的了解。
“炮击金门”在短短数天内便被决定,没有人认为它来得太快和突然,
相反,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中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