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更富裕了,我们非常希望,中国人酒足饭饱之后永
远不得“软骨病”。
1960 年,毛泽东对二次大战的英国英雄蒙牙马利元帅用一种轻描淡写
的口吻说道:几年前,我在台湾海峡这边开了几枪,让美国和你们西方虚惊
一场哟。
我想,经久不衰的“毛泽东热”,大概就包含了中国人对已故领袖敢向
美国和西方“开几枪”的胆魄、勇气的崇拜与钦佩吧。
但是,当我们真正走进毛泽东的世界,便会发现,他在做出重大决策
之时,又从来不是轻松随意轻描淡写的,他是在反复掂量了国际局势,反复
比较了双方力量后才断下决心的。敢为而不妄为,能为而又慎为,战略上藐
视、战术上重视自己的对手,如此看待35 年前毛泽东的“开几枪”,才会对
他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貌的理解。
事情就是这样,1958 年7 月26 日,叶飞这位“舞台总监”已经把乐队
和锣鼓家什置设齐备,总指挥毛泽东却叫道:暂停!
※※※※※7 月26 日深夜,毛泽东原已熄了灯躺下的,翻来覆去睡不
着,又揿亮了台灯,披衣而起,缓缓点燃一支香烟。
一整天了,他对于叶飞神不知鬼不觉把数万大军数百门火炮搬运到金
门的鼻子底下深表满意,他知道,现在只要他愿意,他立即就能够给他的老
朋友和那些正在中东耀武扬威的美国人、英国人一点厉害瞧瞧,但是,你有
把握既打痛对手,又不致使战争无边无际扩大嘛?避免把一场带有惩罚、警
告意味的局部、有限战争发展成同美国的直接对抗乃至全面战争,这确是一
个值得深入思索、认真斟酌的问题。
战争就是这样一种机器,让它启动仅是一闪念一瞬间的事情,而要让
它始终循着预设的轨迹运转并在所期冀的目的地戛然而止,却绝非易事,需
要高超的智慧和娴熟的驾驭术。炮打金门,是一场旷日持久,极为特殊、复
杂、微妙的国际国内政治斗争的延伸,手中没有过硬的军事牌不行,有了军
事牌,还得琢磨何时打出去、怎样打出去的策略技巧。谁能够在这场激烈的
对抗中以有限的军事手段收获最大的政治效益,谁才是优胜者。
毛泽东走出房门,月光下,哨兵有些局促和拘谨地向他敬礼。
他微笑着拍拍小战士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