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一幸免。台江区木板民房火烧连营烧成一片火海,共毁民房一万
二千余间,受害者逾三万人,致使除夕之夜,整个福州形同鬼域,无任何喜
庆气氛,无一声爆竹炸响,只见满目灰烬,只闻一片哀啼。
如今,福州台江早已辟为十分繁华的商业区,外地人初到福州,逛“台
江农贸市场”大概都是必修的功课。漫步熙熙攘攘的台江闹区,我浮想联翩
依然搞不太懂,当年国民党空军为何非要选中这一片老百姓聚居的市区丢下
炸弹?那时,他们不是言必称“反攻”的么?须知,“反攻大业”是应以“争
取认同”“笼络人心”为前提的,在台江播种下去炸弹,虽给福州造成了相
当痛苦的困扰,但收获的只能是准备以牙还牙以血偿血的深仇大恨,只能是
对于“反攻”绝对无补无益的人心殆丧。
不懂,真的搞不懂!况且,得到灾难吞下苦果的又不仅仅是大陆方,
也包括了始作俑者。前两年,曾任台湾空军司令并擢升三军参谋总长的陈焱
龄上将(当年的军阶大概为少校或中校吧),他的胞弟那时正在大陆某海运
公司作船员,恰在一次空袭中中弹丧生。陈将军是否领导和参加了此次袭击
无据可查,但陈将军曾经领导和参加了若干次针对大陆民用船只的袭击确凿
无疑。用自己(或自己同事)的炸弹炸死自己的胞弟,如此惨剧,上演在陈
家,也是我多难的祖国饱享分裂对抗之痛的缩影吧。
颇值玩味的历史现象是,大陆方面对国民党空军的挑衅性举措一直表
现了超常的忍耐。朝鲜战争期间,大陆的战略防御重点在北方,迅速扩展的
空军云集东北、华北,锋镝北指,无暇南顾。朝鲜战争刚刚落下帷幕,大陆
立即着手在东南沿海修建鹰厦铁路,浙闽、赣闽、粤闽战备公路,及福州、
龙田、漳州、晋江、惠安、连城机场,搞得台湾一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一片“狼来了”喊声。1955-1956 年,铁路、公路及六大机场相继完成,“狼”
却没有来,大陆空军主力依然北驻而未南飞。原本在南线“赤手空拳”的毛
泽东,现在有了“家什”,又只把它紧握着,置于腰际,并不急于打出去,
他着眼的是更高层次的战略考虑:尽量避免再度同美国直接对抗,主动争取
国际局势的缓和,团结广大中立的民族主义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