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恶劣环境中体力、精力、
汗水、健康付出的总量。三十天含辛茹苦,配套成龙的炮兵阵地群从无到有
初具规模,虽谈不上固若金汤,但抗轰击的防护力确已成倍加强,为日后持
久作战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刘华老人说:备战一个月,我们炮兵的感觉
不一样了。首先,磨刀不误砍柴功,有了更充裕的时间侦察敌人,标定目标,
精算诸元,不打则已,要打就一定叫敌人喊疼。再则,大大减少了无谓的伤
亡。七月底,部队拉上去照样打,但工事粗糙简陋,长期对抗,损失肯定小
不了。推迟了一个月,抢修工事,给大炮造窝,不知少死多少人哩。现在有
一个口号:时间就是金钱。对军队而言,时间永远是鲜血,是生命。1958
年开战前那一个月,可是分分秒秒金不换哪!
毛泽东7 月26 日的缓打令传达下来,厦门前线的“大炮”们异口同声:
党中央、毛主席,英明、正确!身为统帅的毛泽东,终日冥想的是如何在复
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游刃有余操掌主动。与强敌隔海对峙的军人,每天算计
的是怎样更有效地保存自己发扬火力摧毁对方。
缓打,使北京的战略思考与前线的战术要求像瞄准中的缺口与准星,
在最佳点重合。
2
8 月17 日,北戴河。
高级别墅区内吉斯和吉姆小轿车骤然增多,清闲了许久的保密总机一
下子也变得繁忙起来,手拎公文包的文秘机要人员匆匆往返于各别墅和会议
室之间。。盛夏酷暑,把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由北京搬迁到了这片避暑
胜地。
如果按照当今时兴的“××周”、“××月”、“××年”程式来想,中
国的1958,则是不折不扣的“三面红旗”年。北戴河会议,给高烧中的“人
民公社化运动”和“大炼钢铁”再添了一把火,升温至沸点。
“炮击金门”的最后决心,也由此次会议一锤敲定,向着世界原本就不
平静的湖面又投去一块巨石。
三十多年过去,我们回过头来,用长焦距镜头把这次会议拉到近前,
仍会折服和惊叹毛泽东那吞吐风云俯仰天地的气魄、魅力。或许,也只有毛
泽东,才能够在一次会议上同时做出好几项让全世界都感震惊的决定。
邓小平阐述:毛主席全部思想的精华乃“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