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拄着拐杖,缓缓前行。明显有些吃力,不时接过侍从递上的湿毛巾
揩一把脸,呼一口气。毕竟是七十岁的老人了,与北伐、抗战时期那个挂刀
骑马的统帅再难同日而语,老态已经藏匿不住,但他仍一步一步顽强向前走
去。
是硬撑,也是故意。故意示范给众部属看,以无言的行动告诉他的什
么叫做“忍辱负重、牺牲奋斗,百折不回”。
这是一位个性倔强而固执、意志坚硬而刚愎的老人。
他不顾旅途劳顿,车到一处,立即巡视。重要制高点、炮兵群、雷场、
阻击阵地、后勤保障设施、港口码头、营区宿舍,均要细细询问、察看,并
扼要做出一些即兴的指示。直至下午,始终紧绷的验方绽开一丝叫众僚属长
吁一口气的笑意,表示他对胡司令长官和十万官兵多年来的辛劳努力相当满
意。
短暂的笑意在面颊上一闪遽逝。在部下面前,他很少坦露真实的喜怒
哀乐,他认为,那种让别人望一眼便可参透内涵的人是难以领兵作战的,更
不要讲辖制天下了。他依旧板着面孔,渐入佳境的兴致在游览题吟时才更多
泄露。
在北太武山“毋忘在莒”勒石面前,他同众部将合影存照。此四字为
他1952 年视察金门时亲题,如今,被胡琏刻在巨石上,已成为金门著名一
景,他仰望当年留墨,显出很有些激动,依次指点四字,勖勉众人道:2200
年前的战国时期,田单虽仅存莒县而不降燕,最后终于驱逐敌寇,恢复了齐
国。今天,我们在台湾在金门就是在“莒”呀,大家都要效法前贤,殷忧启
圣,发扬坚忍不拔,以寡击众的精神,立志雪耻复国,不达光复使命,决不
罢休。
在某“古宁头大捷英雄连队”荣史室,他先题“冬天饮寒水,黑夜渡
断桥”,又题“忍性吞气,茹苦饮痛,耐寒扫雪,冒热灭火”,再题“千秋气
节久弥著,万古精神又日新”,掇笔,环顾左右解释道:“此三联为本人在台
湾建立反共基地以来每日复述之座右铭。第一幅为初来台时的真情写照。第
二幅为痛定思痛后决心一切从头开始的誓言。第三幅为必须永远追求之崇高
境界。三联连贯来读,反映了本人已逐步走出感情低潮、完成心理革新、达
至精神振兴。诸位都应烂熟于心,深刻体会,树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