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发现,敌人炮楼墙厚2。75 米,难怪追击炮弹打上去,只能砸出一道疤痕。
又发现,封锁我军进攻正面的七个主要射孔,均呈内八字形,外看射口很小,
但里看却很大,便于机动。
射孔周围和后面墙壁上,仅有星星点点几个弹洞,说明我军并未意识
到应集中火力封锁敌射击孔。从敌射孔望出去,我军几条冲锋道路一览无余。
正面数百米处有一农舍,房子的北墙掏了一个大洞做冲锋出口,背面是房子
的南墙壁,墙壁上弹洞叠弹洞,密密麻麻,越是中心点弹洞越密集,可见,
敌人的枪打得很准,也确实打到了要命处。他马上联想到,我军战士再勇敢,
从这个洞口硬钻出去,只有一批批倒在冲击的道路上。又想到,我军的轻重
机枪是敌人的几倍,如果我用一至两挺机枪封锁敌人一个射孔,该是绰绰有
余的吧?只要把敌人的所有射击孔封得死死的,再严密组织好攻击部队,猛
冲猛打,一排手榴弹甩过去以后就是连续爆破,刺刀见红,凭我们数倍于敌
的兵力,凭我们部队的勇气,也许只要一次就能解决战斗。
血的代价,换回了一条终身受用的经验与法则:打仗,光凭勇敢士气、
人枪优势还不行,必须于战前对敌进行周密详尽的侦察,在对敌透彻了解的
基础上,精心拟定出一个克敌的作战方案来。凡事预则立,战前多用一份心,
战场平添三成兵。
这位年轻的八路军,就是时任滨海军区作战科科长、1958 年任福州军
区副参谋长的石一宸将军。
※※※※※1958 年,因参谋长缺任,顺理成章,石一宸是军区司令部
的最高首长,具体作战计划的拟定人和执行人。
石一宸像一个步进考场的小学生,面对毛泽东在黑板上写下的“惩罚
美蒋”这么一个大题目,调度自己的全部智慧,期盼上交一份甲等的答卷。
侦察工作全面展开,金门敌军的营区、仓库、机场、码头,通信、交
通枢纽,炮兵、雷达阵地被一一发现和标定。占据作战指挥室一面墙壁的金
门地形图,已被代表不同目标的多种标志、符号贴得满满,一座武装到牙齿
的海上大碉堡的真实轮廓愈来愈清晰地展示在人们眼前。
石一宸却依然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因为,“海上巨碉”最重要的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