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都是调查对象,连炊事员、卫生员、理发员都上
交了图文并茂的侦调材料。两天后,石一宸亲自给突击营和炮兵指挥员画出
了敌东门阵地全部工事配系,敌人的射孔,暗堡,标的清清楚楚。然后发扬
军事民主,制定攻击方案。总攻令下,仅两小时,敌自称“固若金汤”的洛
阳东门便被打开。让所有人都暗吃一惊的是,在打掉敌两道城门、十八道副
防御工事、十六个地堡之后,三十二名爆破员,竟仅轻伤一人,全团上下都
称“奇迹”。若非侦察详尽,计划周密,将敌人火力彻底摧毁、压制,取得
如此战绩,几不可能。
1949 年秋,金塘岛之战。金塘为舟山群岛之第二大岛,守敌一个师。
解放战争打到这个年月,歼敌一师兵力已是小菜,但由于我军是第一次渡海
作战,必将面临许多极其复杂的新课题,仍然不可掉以轻心。凡逢天晴,师
长石一宸便带着机关跑到高处架设仪器观察金塘,并派遣侦察分队暗渡敌岛
实地侦察。连续月余,终于把守敌设于水际和滩头的木桩、铁网、竹签、堑
沟、地雷、碉堡等七、八道障碍及兵力配置摸清,然后在我方港湾照葫芦画
瓢,如法泡制,进行实兵攻击演练。与此同步,广集船只,了解潮汐、风向,
一遍又一遍修补作战计划,充分准备了几个月直至已觉有了十二分把握,方
下令干帆竞渡,直取金塘。战斗激烈、残酷,但总体顺利,两天后,金塘回
到人民怀抱。在南京举行的作战会议上,鉴于攻击金门、登步岛失利的教训,
与会者对金塘的战法经验都很感兴趣,首长们高兴地说:看起来,渡海作战
困难虽大,但只要充分地过细准备,胜利是可以拿到手的嘛。
1955 年冬,一江山岛之战。一江山原是一个不到二平方公里的荒岛,
为大陈岛的外围屏障,地位重要,蒋军派千人驻守,配备五十余门火炮,滩
头设置多层障碍物和爆炸物,防御工事奇坚,加之岛岸陡峻,难以靠船攀登,
利于守而不利于攻。
华东军区作战处处长石一宸带队在浙江沿海前线对敌占岛屿监视观察
三年余时间,把一江山岛也摸得烂熟。以后决定三军协同攻打一江山,根据
彭老总“牛刀杀鸡”的指示要求,反复演练、精确计算,终于在张爱萍上将
领导下,把我军战史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