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骧被葬于澎湖。“成功”仍然遥遥,“后死”的宏愿总算得以偿付。
※※※※※炮战发生,台湾“国防部”战情中心频频以载波电话询问
状况。胡琏赶紧清点,“高级长官”死活都有着落,唯有副司令官章杰下落
不明,经多方查询,也都没有结果,这种生死难定的情况,依惯例,只好报
称“失踪”。直至第二天黎明,在水上餐厅附近发现炸碎的骨碴和章杰若干
残碎遗物,并经其传令兵辨认,方证实确已死亡。并可以推论:有一发炮弹
不偏不倚直接命中他本人或就在他近旁爆炸,无数弹片一瞬间便将他干刀万
剐、粉身碎骨了。
章杰为飞行员出身,参战多为对地面扫射轰炸,无空战击落纪录,靠
老资格和与人无争得以升迁,在国民党军中算不得杰出者,名气不大,仕途
也不再看好。其夫人张延芳女士回忆:那天,她就像有预感似的。晚餐前,
她正为孩子们洗澡,大女儿却将一朵白色的茉莉花插在头发上,她发现后,
曾怒责了女儿。当时她就感到不适,心里怔忡不定,第二天一早,便得到了
夫君身亡的消息。
炮火无情。夫人悲恸欲绝,章杰死不见尸的结局也令台湾、金门许多
人感叹唏嘘了一阵子,但他毕竟很快被遗忘,鲜有人再提及他了。
※※※※※吉星文则大不然了!
任何一种版本的中国近代史,都会大书特书:1937 年“七·七”事变,
中国守军在芦沟桥头和宛平县城打响了八年抗战的第一枪。而率部苦战二十
九个昼夜、使全国人心振奋、世界为之瞩目的宋哲元部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团
长吉星文,也以极具光彩的抗日英雄形象,走进中华民族最为悲壮辉煌的一
段历史。
抗战期间,吉星文坚持与士兵同甘共苦,穿草鞋,吃干粮,常常以一
块大头菜、几个冷馒头果腹,且跋涉千里,丝毫不以为苦。他的士兵,每人
背一把鬼头刀,惯肉搏夜战,令日伪军闻之胆寒,从此,一曲雄壮的“大刀,
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遍了中华大地。吉星文作战尽管勇猛,但因杂牌军
背景,不是黄埔嫡出,长期以来官阶升而权不重,只能在权力中枢的外围打
转,很难迈进“总统”心腹圈子一步。
据说,吉星文早就憋一口气,在澎湖接到平调至金门令后,欣然前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