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
1962 年,自认为可以同美国并驾齐驱了,他冒冒失失地把核导弹运进
了古巴。
数天之后,在肯尼迪总统不惜真打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他又从加勒比
海撤出了这些导弹。这件事令他在全世界面前丢脸,并与两年后的黯然下台
不无关系。
有评论说:赫鲁晓夫充其量是想显示你美国有能力在欧洲部署导弹,
我也有能力在美洲你的家门口部署导弹。然而,他从来就没有打核战争的心
理和实际准备。
1958 年夏,美国如果真的向中国丢下核弹,赫鲁晓夫的心理和实际准
备究竟如何?这个问题恐怕永远都是国际政治史上的“X”了。但有一点可以
肯定,赫氏也并不想仅仅因为中国沿海几个小岛,就同美国打毁灭地球的核
战。
※※※※※
9 月6 日上午,苏联外长葛罗米柯的专机在北京西郊机场徐徐降落。一
辆黑色“吉斯”轿车,迳直开到舷梯旁边迎接他。他的公文包中,装着赫鲁
晓夫致艾森豪威尔的信的副本。
葛罗米柯此时此刻受命秘密访华,反映了赫鲁晓夫一种微妙和复杂的
心态。
作为国际共运的当然“领袖”,他对毛泽东在炮击之前仅向苏联驻华军
事顾问团通报而未直接向他本人通报协商仍耿耿于怀。
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盟主”,他又不能在“腐朽没落”的美国面前退
让示弱。
作为中国的盟邦,他理应站出来公开支持中国。
作为苏联的最高当权派,他又必须权衡利弊。在远离苏联本土的地方,
被动地、仓促地同美国直接对抗,从而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这未必符合苏
联的国家利益。
粗人也有心细处。发信之前,还应该再深入了解一下,中国同志的真
实意图。
否则,豪言壮语说出了便收不回,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呀。
下午2 时,周恩来同葛罗米柯握手、拥抱、贴颊、抚背。
周恩来善解客意,详尽说明中国炮击两个岛屿并不是就要用武力解放
台湾,只是要惩罚蒋介石,阻止美国搞“两个中国”。特别说明,如果打出
乱子,中国自己承担后果,不拖苏联下水。
葛罗米柯微微点头,露出微笑。
傍晚6 时30 分,毛泽东与葛罗米柯的会见便显得轻松愉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