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武松”的角色。
我常想:此日不打炮,如何?不行。我堂堂中华岂能示弱于敌自矮于
人,徒长他人嚣张之气!而此日不分青红皂白乱打炮,又如何?也不行。逼
迫一头尚不敢恣意妄为的“老虎”没了退路而孤注一掷也非上策。看来唯有
既猛轰蒋舰而又无论何种情况下均不打美舰,方能达成预期测出敌人斤两。
此役,毛泽东又一次淋漓展示了其将“胆”与“智”,“勇”与“谋”完美结
合的军事才华。
※※※※※
最高国务会议落幕之时,激战竟日的金厦海域也已堰旗息鼓。毛泽东
接过战报,欣然一笑,那一切均未超出意料的感觉尽在其中了。
代表们鱼贯而出,毛泽东不走,来到休息室,向宣传口的负责人部署
他的“后续文章”,口授“宣传战”必须慎重把握的策略方法。
他说:会上所讲国际问题,代表了近期逐渐形成的一些看法、观点。
但是这些观点在对外宣传中不能不分时间、地点和盘托出,要有所区别。比
如,我说大战打不起来,但军事工作要有打起来的准备,宣传工作中要讲战
争危险,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维护世界和平。又如谁怕
谁多一点,我说帝国主义比我们多怕一点,但宣传上应讲我一反对战争,二
不怕战争。再如我说帝国主义制造紧张局势有激发世界人民觉醒的有利的一
面,但宣传上要强调反对帝国主义制造紧张局势,争取缓和紧张局势。诸如
此类,我们对形势的实际分析并不完全等同于宣传口径。
又说:今天的讲话要发新闻。但只发关于“绞索”部分,其他问题只
是内部交换意见,至少目前不宜公开发表。用国家主席身份讲话,不宜直接
联系金、马,这不同于写社论、做文章。自然更不能写我们对金、马的方针,
这是军事机密。但对即将恢复的中美会谈,要表个态,可以说寄予希望,不
管将来结果如何。我们现在一手打炮,一手谈判,一武一文,有武戏也有文
戏。打炮是火力侦察,今天打了三万发,大造声势。谈判是外交侦察,摸清
底细。两手总比一手好,保持谈判渠道是必要的。
最后说:对不住,我要去吃饭睡觉了,各位继续辛苦,明天拜读你们
的大作。
翌日,9 月9 日的《人民日报》于头版头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