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修课桌板凳,照顾孤寡老人,维护交通秩序。后来,“秘密”公开了,
孩子们给你的战友寄去了饼干、糖果和慰问信,你的连队给“安业民小组”
寄来了一块落在你生前炮位旁边的炮弹皮,它能使人浮想联翩想象出你英勇
作战时的情景。孩子们视其为最珍贵的礼物,用玻璃框框着,挂在少先队大
队部的墙壁上。一茬又一茬九岁的孩子就是对着这块炮弹皮举起小手宣誓,
他们沉浸在面对你的幸福荣光中戴上了红领巾。
第一批大哥哥大姐姐毕业了,“安业民小组”像接力棒一个毕业班又一
个毕业班往下传,终于传到了我所在的班。我们以你的名义跑到大华电影院
义务扫影厅,到青海餐厅抢着洗碗碟。拉了钩发了誓的,做好事一定不让老
师、家长和其他同学知道,却又故意露出破绽,希望老师、家长和其他同学
知道,获得一半句赞扬的话,因此,干得虽累却很有干劲很开心。说也奇怪,
你的名义竟有那样大的魅力,老师只要说一句:安业民叔叔希望我们怎样做?
噪杂的课堂立刻就会变得鸦雀无声,连最调皮的孩子也会露出专心听讲的神
色来。
你升华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化身。
一个时代的幼小心灵被你熏陶和净化。
好难忘,那充满纯真和圣洁的时代。
※※※※※
报纸上登载的,你的葬礼很隆重。
大首长在你墓地四周种松树。战士们列队持枪向你行军礼。几千人向
你鞠躬默哀。
我一直认为这样的规格,你很够很够。
初次到厦门,我的第一愿望不是去逛鼓浪屿、登云顶岩,而是去瞻仰
你的长眠之所,静静地和你——我心目中永远的英雄——待上一小会儿。
你的墓地在哪?我向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男子打听。他的年纪与我相
仿,应该是知道的。他却露出诧异之色:安业民?不认识!我正待解释,他
已转身而去。
问一队红领巾。电视里,老师不是常领着他们到烈士墓地举行队会嘛?
一位“二道杠”颇有礼貌地回答:对不起,叔叔,我们不晓得。
问一个穿军装的小伙。他总不至于忘记自己的前辈和战友吧!年轻的
上等兵向我敬礼:俺连长、指导员没跟俺说起过呀。
我真有点忿忿不平了。其他地方可以忘记你的名字,但福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