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吧,向下左右
修正半个密位就可以了。如果烟团松散灰暗,上升速度开始迟缓,说明敌炮
遮蔽度较大,烟距炮口大概有20——40 米,向下左右的修正量都要适当增
加,这样的修正是凭直觉经验的估计量,仍然会有误差,但肯定距离放炮的
真实位置已经八九不离十了,按这个坐标打小面积射,20 发里头总会有1
发命中弹或靠近弹吧。
※※※※※
身怀“过五关”的本事,才能获得“斩六将”的战果。前线侦察兵建
立的功勋是巨大的。炮战期间,东自围头,西至青、浯屿,围绕着金门东、
北、西三面,在一百余公里的环形正面上,163 个炮兵观察所构成了纵深梯
次、高低相间、正侧结合的严密配系,克服了侦察距离远、地形复杂、受海
洋气候影响大等诸多困难,共侦察、交会了大、小金门各类目标3052 个,
其中307 个目标坐标经反复核实,确定为绝对可靠之坐标。并使初期仅能直
接通视敌4 个炮阵地一跃而能直接通视到68 个炮阵地,其精度距离误差在
0。05%以内,方向误差在4 密位以内。
默默耕耘的侦察兵们用一份总可靠度达到70%的答卷,为庞大复杂的
作战计划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难怪,在前线,精通业务的侦察兵个个都是宝贝疙瘩。当上级向某炮
兵师商调三名侦察兵时,师长答复:要三个团干任你挑,我随时放人;要侦
察兵,一个也不行。
难怪,北京来的慰问团夸奖炮兵打得准,“炮弹像长上了眼睛”。炮手
们得意地说:“俺们的侦察兵,个个都是‘一点五’的眼睛哩。”4 峙峡筑城
隔海互射的阵地对垒式炮战,一大特色是难以明确区分攻方与守方。
发炮者意在摧毁对方,自然是攻方。发炮时,又必须考虑防范敌人的
火力袭击以保全自己,于是又成了守方。
两千年前的大军事家孙子说过: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
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九地”,指各种地形,言深不可知。“九天”,指各类天候,言高不可测。
1958 年的金厦海峡,善攻者精于守,攻乃守之机;善守者亦能攻,守
乃攻之策。
刺蔽击防,纠合搅缠,一身二任,九地九天,炮口喷射出军人的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