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连4 门炮,现在
打8 门炮没问题,这不是又等于增加了兵员吗?炮战可以说速成培养了成千
上万全面合格的炮手,他们复员转业到地方,一个就可以带起一个民兵炮班
来,从把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的角度看,我们又增加了多少炮
兵后备军呀。总之,“全能炮手运动”的作用是可以用加减乘除来计算的,
得数看不见但感觉得到,那真是一个无可限量的“量”啊!
第十一章 前线的男女老少们
一位炮兵副司令说:不是吹呀,厦门这个地方,你今天给我大炮,明
天组建3 个炮兵团没一点问题/厦门前线有一个挨敌人很近很近的小岛,岛
上出了一位当代穆桂英、花木兰/洪顺利的故事拍成电视系列剧,搞不好真
是一部情节火爆的“中国007”呢/中国参战发炮数量最多的老炮兵是一群
女人/洪建才说:我卵子没了大不了作女人/敌人问郭包认不认得那个叫郭
包的危险人物/英雄小八路今昔
1
在厦门、莲河、围头、大小嶝岛和浯屿岛等炮战旧地采访,令我眼眶
为之一热、心弦轰然作响的常常是民兵。
实事求是地讲,厦门前线民兵的忠勇顽强、聪明才智和组织严密,在
中国革命战争史上都是超一流的,没有他们登台,那场炮战的精彩度必将大
打折扣。
我归纳当年厦门民兵起码具备了四大鲜明特征:
※※※※※
其一,彻底的军事化如果把敌炮能够达到之最大射程以内地带称为“前
线”的话,那么,炮战前夕,“前线”地界内的老弱病残地富反坏统统后撤
内迁,只留下了政治、年龄、体格均经过严格甄选的普通民兵和基于民兵。
基于民兵实行军队编制集中住宿管理,即便夫妻两口都留了下来,也基本上
是有家而不归。战时,基干民兵按照预定方案同驻军班对班排对排连对连成
建制地编入炮群,许多人都以一个战斗员的身份上阵操炮,参加了作战。在
阵地上,他们不光大量充任了三、四、五、六炮手,一部分还能熟练担负起
侦察兵和一炮手(瞄准手)、二炮手(装填手)的职责,一旦发生战斗减员,
炮兵连长只要向民兵连长招呼一声,要多少人有多少人,要几炮手有几炮手。
后来,各分群为便于以战代训,干脆把一部分火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