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成为冲杀陷阵百折不挠的刚强战士,几双拈针绣花之手,干出了地动山
摇的业绩。反差显著的双重身份集于一身,中国女性向世人展示了她们源于
平凡的伟大。
在与她们交谈中,我发现她们都用超常的大嗓门说话,我也必须把嗓
音从C 调提高到F 调,她们才能听得真切。这是因为85 炮发射瞬时的响动
本来就很可怕,加盖掩体又特别拢音,冲击波扩散不出去,来回反弹将耳膜
击坏的缘故。据说,在掩体内打急促射,30 发,耳朵就丧失听力了,打一
炮,会感觉到耳膜承受一次猛烈的撕扯撞击;60 发,耳膜便被震破,开始
淌血;百发以上,两耳血流如注,每发一炮,耳孔深处似有毒虫大口噬咬,
被楔进了竹钉般钻心疼痛。最多一次,她们一口气打了125 发急促射,许含
笑当场晕死在炮位上。长期开炮,使她们的听力无可挽回地急剧下降,耳朵
里终日嗡嗡轰鸣,似有飞机在近旁不停起降,时至今日,仍每时每刻发出喊
喊嚷嚷的杂音,你不大声说话就听不清你在讲什么。这种非常典型的“炮战
后遗症”,许多参战老人都有,她们也不可能例外。而令她们引以为自豪的
是,没有人擅离战斗,也没有人找借口逃避下一次战斗,所有的姐妹都坚持
下来了,经受了严酷的考验。许丽柑大姐说:首长问我们,“小姑娘,你们
怕不怕?”我们说“不怕!”这个“不怕”包含两层意思,一不怕敌人炮弹
乱打,二不怕我们发炮时的震响。那时的人好革命哟,死都不当一回事,谁
还管会不会变成半个聋子。
我十分自然也有些不知深浅地冒问了一句:给你们评残了吗?
没有想到,问题戳到了她们心灵的疮疤,引得她们倒出了一肚子委屈。
1958-1979 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相当特殊的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的年代。
二十年间,她们枕戈待旦,一声令下,随时上阵操炮,完全等同于一名普通
士兵。然而,士兵尚有微薄的津贴费和退伍费,她们却没有,她们从未从国
家那里领取过一分钱。
事情自然而且明白,既然她们打炮的原始动机与“钱”字无关,国家
也就免除了以货币支付方式来衡量她们的贡献。她们用无私的付出向世人表
明,没有钱作动力而社会照样发展前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